阅读历史 |

第184章 调教郭凡,《超时空同居》的灵感,(1 / 2)

加入书签

第184章 调教郭凡,《超时空同居》的灵感,来自路知远和热芭

……

《环太平洋》这部电影的特效制作费用,占据整部电影制作成本的70%以上。

路知远原本的特效制作预算是5000万美金!

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特效团队,成本应该可以至少节省一半。

但是,来到中影数字拍摄基地之后,【黑洞视界】这家特效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史瓦西直接找了过来,给路知远说明了一下情况。

「boss,单靠我们自己来做,只能做出几台机甲的高精度渲染效果,但对于使徒怪物的渲染,总是差了一点感觉。」

「为了不耽搁您的计划,我联系了维塔数码,就是那个给《魔戒三部曲》,《阿凡达》做特效的那家公司。」

「您的偶像……不,您的必杀名单上,排在第3位的大导演【彼得·杰克逊】,就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

几乎所有的大导演,都会有一家自己的特效公司。

拍摄了《星球大战》系列的乔治·卢卡斯,有他的工业魔光。

拍摄了《变形金刚》麦可·贝,有他的数字王国。

克里斯多福·诺兰,也跟顶级视觉特效公司DNEG,进行了深度绑定。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电影毕竟是视觉艺术。

而掌握了这些视觉特效公司的导演,才能在这个行业当中,跟那些大型制片厂进行博弈,甚至技术叠代过程当中,掌控核心竞争力。

只会讲故事的导演?全世界,一抓一大把。

甚至,随便某个作家,都能转型当导演。

但那些作家导演想要做特效?

抱歉。

这可是一个技术活,而且是个重资金行业。

这里面的技术壁垒,可比写出一个精彩故事,高了不知道多少个层次。

路知远有很多公司的股份,但是,压根不参与经营,也不在乎这些公司发展成什麽样子。

反正,他这辈子都不会缺钱。

多少的区别而已。

唯有【黑洞视界】这家特效公司,他是唯一的老板!

因为,关乎他电影的核心视觉展现效果!

经过了《铁甲钢拳》的锻炼之后,【黑洞视界】这家公司的特效水平,放眼整个亚洲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尤其是做机器人特效这方面。

不过,怪物特效这方面,如果只是做一个类似vr游戏那样,多边形数量,控制在百万这个层级的,勉强还能够看。

但是,《环太平洋》作为一部重工业电影,使徒怪兽又是整部电影的核心视觉重点。

那麽,百万这个数量级的多边形效果,是远远不够的。

一头怪兽的多边形数量,至少要达到千万级!

就连怪兽身上鳞片的分布,都要符合生物形态结构。

这样才能达到路知远需要的真实感。

毕竟,《环太平洋》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怪兽电影,资金的大头,当然要花在怪兽身上!

「史瓦西,你直接告诉我,需要多少钱?」

钱如果花完了,路知远就要提高预算。

虽然,他已经为这部电影,准备了七八千万美金的预算。

但这种重工业特效电影,做着做着,就会发现,钱烧完了。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幸好,他前两部电影,已经为公司赚了足够多的钱。

这部电影就算赚不到钱,公司为了能够卖出更多的衍生品,就算亏本也会继续做下去。

不怕!

「不多,一个怪兽的效果渲染,大概500万美金。」

史瓦西轻描淡写地说道。

路知远还没吭声,在心里开始快速盘算起来。

旁边的郭凡,也是听得懂英文的,这会儿听到这个数字,忍不住想要破口大骂。

一个怪兽,花了500万美金。

这还不多?

最主要的是,这500万美金,只是怪兽的效果渲染图,而后期加入打斗,光影效果,场地内的一些物理特徵变化……

这可都是要额外花钱的。

这样搞下去,维塔数码直接可以从他们手里,至少拿走三四千万美金的预算。

这一刻,郭凡深深意识到了什麽叫,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改变命运。

他现在有点后悔了。

自己不应该去学什麽影视管理。

画完漫画之后,他就应该去学特效。

他记得,好莱坞那边有个大导演叫做大卫·芬奇,18岁就加入工业魔光,给《星球大战》做视觉特效师。

干了5年就赚了很多钱。

23岁就跳槽出来,自己拍摄纪录片,25岁就跟同事一起成立电影公司,30岁就拍出了《异形3》。

从简历上面看,简直光鲜亮丽的一塌糊涂。

只比他的老大,路知远差了一点。

当然,这里面,大卫·芬奇之所以蹉跎了几年,是因为少了一个关键步骤。

他没有像路知远一样,找一个富婆女朋友。

要不然的话,他的人生经历,一定会更加传奇。

「500万美金,问题不大。」

「不过,这麽多钱砸下去,怪兽应该足够真实了吧?符合我需要的那种,宇宙生物进化的逻辑?」

「尤其是骨骼结构,肌肉群分布,能量代谢……这些方面,应该都符合生物学的逻辑吧?」

路知远问了几个关键问题。

这是一部怪兽电影,怪兽一定要足够真实!

就像宇宙当中,真的会进化出体型如此恐怖,破坏力如此强大,拥有种种手段的超级怪物。

【哥斯拉】这个怪兽,为什麽能够成为,整个电影史上,最为出名的怪兽?

就是因为,无论是它诞生的环境也好,成长过程也好,都充满了真实的戏剧冲突。

路知远希望自己这个机甲电影系列,也像【哥斯拉】对于东宝公司一样,成为自己这家电影公司,举世瞩目的视觉商标。

以后,一提到机甲电影,观众能想到的,除了变形金刚之外,就是他的这个系列。

「boss,这一点你放心。」

「虽然,维塔数码要价很高,但他们在这方面,绝对是世界顶级。」

「这个怪兽的效果,不但每一块肌肉骨骼鳞片,拥有细致的生物学特徵,就连粘液,伤口,发光器官,都模拟了一些真实的深海生物。」

「保证给观众一种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

「除此之外,维塔数码这家公司,打造了一个流体模拟和粒子系统,可以做出,怪兽与城市丶机甲和海洋的交互。比如,建筑物坍塌丶水花飞溅……我们公司虽然也能做到这些,但因为软体引擎的问题,还是差了一点感觉。」

【黑洞视界】这家公司,才刚刚成立没有多久,史瓦西也不在乎自曝其短。

行就是行。

不行就是不行。

毕竟。特效这种东西,他说谎骗人是行不通的。

路知远看一眼就能发现问题所在。

《铁甲钢拳》之所以能够拍的真实性那麽强。

那是因为,电影里面那几台小型机甲,都是路知远花了钱,让人真实打造出来的。

真实的东西,对特效渲染要求,自然低很多。

而且,电影的大部分剧情,又是在VR游戏里面。

为了区别于真实的世界,VR游戏世界里面,是加了一层滤镜的,会有一些数码感。

对于战斗真实性的要求,不会那麽高。

而这对于特效视觉公司来说,相当于是省了一大半的力气。

举个例子。

在VR游戏世界里面,像【秦宫禁卫】这一台机甲,只需要百万级别数量的多边形结构,就足够让观众感觉到真实。

但是,在真实世界里面,多边形的数量,至少要达到千万层级,才能让观众感觉到,机甲与怪物的震撼。

尤其是迭加了复杂环境,比如城市,比如海水。

环境的交互,物理特徵的变化……这会让特效渲染的难度,呈现指数级提升。

这跟《铁甲钢拳》里面,相对单一的游戏环境相比较,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难度。

……

史瓦西走了。

跟路知远报完帐单之后,他又拿到了额外的2000万美金的特效资金。

路知远自己的公司帐上,还有很多钱躺在那里。

他本人几乎没有什麽物欲要求,见到史瓦西说的有道理,他直接大手一挥,批了特效资金。

而从这一刻开始,《环太平洋》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已经来到了1亿美金。

有钱就是爽!

追求艺术,也是要花钱的!

「远哥,科幻电影,拍起来真的好难。」

等史瓦西走后,郭凡跟在路知远身边,忍不住感慨:「如果让我自己来拍,这麽一部电影,我估摸着,起码要拍两年!」

「然后,我还得求爷爷告奶奶,寻求资金。」

「还得去求特效公司,让他们赊帐帮我先做一部分特效。」

拍两年,还是往少了算。

因为,路知远实拍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两个月时间不到,就几乎拍完了所有的现实场景。

而且,画面全是世界顶级。

换成别的导演,想要拍出同等级的画面,起码需要半年。

换成王家卫这种,两年都不一定打得住。

《环太平洋》的现实镜头,为了让郭凡在给路知远打辅助的时候,有更多的感觉,忻玉坤已经剪了一些素材出来,让郭凡来欣赏一下。

郭凡看完之后,只想说一句。

这是谁拍的?怎麽越看越像《2012》这种灾难片?

跟【罗兰·艾默里奇】的风格,简直一模一样。

当然,这种怀疑没有任何道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路知远亲自带着团队拍的。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让郭凡不得不感慨一句,有天赋,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昆汀】的暴力仪式感,路知远模仿的惟妙惟肖。

简直称得上是信手拈来。

这次,他为了拍《环太平洋》,又开始深度模仿【罗兰·艾默里奇】的毁灭美学。

真是厉害的不像人。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路知远电影的回报率!

商业片大导演,能够帮公司赚钱,才是最大的能力!

要不然,路知远能这样挥金如土吗?

花2000万美金造机甲!

又花几千万美金,拼命的做怪兽的特效!

……

「小郭,你的想法不错。」

「构图也算得上精密。但你在拍摄过程当中,对于视觉符号,堆迭太多了,会给观众一种信息过载的感觉。」

「这样的话,对于青少年观众来说,看起来会有一些累。」

「我的意见是,删掉一半的视觉符号。」

东京大战,在路知远原本的构想当中,需要用怪兽来碾压神道教信仰,相当于是另类的爆杀日本文化。

他在走之前,跟郭凡交流了一下。

本来,路知远是希望,郭凡能够替他删掉一些视觉符号,免得信息过载。

毕竟,他本人作为一个文艺癌晚期的艺术青年,打心眼里面,不愿意删掉那些东西。

那就让其他人下狠手吧。

就跟剪辑的时候一样,每次,他自己剪出来的素材,都远远超过200分钟。

最后,为了让电影变得紧凑,还是让坤哥下狠手,剪成120分钟。

这次也是一样。

谁知道,郭凡比他还狠,恨不得把所有毁灭日本的元素符号,通通展现给观众来看。

「远哥,删掉哪一半?」

郭凡也知道,自己拍摄的,怪物脚踩东京的画面,有一点多。

几乎是从头到尾,全部将东京踩爆了。

拍摄这几场的时候,他真的爽爆了,恨不得自己穿皮套,去演一下怪物,感受一下天兵登陆东京的感觉。

「容易引起争议的那一半,通通删掉。」

电影最终还是要去日本赚钱的。

自己在家里爽一下倒是无所谓,但又想赚别人的钱,又想要恶心别人,这就有点说不过去。

政治意义太过明显的地标,路知远最终还是决定删掉。

留下一些商业符号。

比如,涩谷十字街头,东京晴空塔。

这些都无伤大雅。

「嗯……删掉,其实也不用,不要给特写就行。等战斗结束之后,那一片,几乎等于被清空了。」

见到郭凡皱着眉头,似乎在考虑怎麽删,路知远想了想,给出了最终解决方案。

不删掉。

也不给特写。

战斗结束之后,默认被清空。

这很合理,对不对?

毕竟,那一块是市中心,怪兽登陆之后,跟机甲猎人大战,天翻地覆滚来滚去,毁掉市中心有什麽奇怪的?

「远哥,我明白了。」

郭凡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路知远是在锻炼自己。

察觉到这一点之后,他忍不住又询问道:「远哥,色彩和光影方面,你有什麽要求?」

路知远执着于自然光线。

不过,这些特效场景,几乎都是在室内拍摄的。

肯定找不到路知远需要的那种自然光线。

「用冷色调吧。」

「采用高对比度光影设计,强化那种怪兽登陆之后的压抑感。」

路知远先是确定了一下视觉风格。

沉吟了片刻,他似乎在询问郭凡,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要不要在怪兽登陆东京的时候,设计一场阴雨连绵的昏暗环境?」

「这样的话,在电影当中,怪兽的身影,会出现一种不饱和的暗淡效果,让整个世界,像是蒙上一层阴影一般,压抑非凡?」

还未等郭凡回答,路知远想了想,又否定了自己:「算了,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吧。」

「雨中大战,昏暗环境,虽然会给观众一种心理上的阴影感,但却会让那种机甲与怪兽大战的视觉震撼效果,大幅度减弱。」

「尤其是用3D做出来,亮度会比2D,损失40%左右。如果大战过程当中,光线太暗,这会让我所有的特效,都大打折扣!」

「当然,在IMAX 3D当中,亮度损失会少一些。可并不是所有观众,都有钱买IMAX 3D票来看的。」

「我们要考虑,绝大部分观众的视觉体验。」

一切都要为视觉效果而让步!

而且,这只不过是第1场大战,没必要给观众什麽心理暗示。

因为,这部电影里面,真正的世界名画,只有一幅。

不能头重脚轻!

……

接下来,路知远检查了一下,郭凡这段时间拍的素材。

看了一会儿,他微微皱眉,挑了几个典型的毛病。

「氛围沉浸感,差了一点。」

「日本街头的红蓝灯光设计,虽然看起来有一点未来都市的感觉,但色彩饱和度过高了。你找人修复一下色调。」

「另外,动态长镜头,也有点问题。」

「一镜到底,你虽然拍的不错,但你的镜头移动的太快了,复杂的光影效果变化,让人有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注意这一点,下次不要再犯。」

「这个模型不行。谁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