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6章 萧怀沣的另一个构想(1 / 2)

加入书签

萧怀沣从不主张每件事都慢慢熬的性格。他有张有弛,对自己的战略很有信心。

走哪一步路,看时机。

时机成熟了,立马下手;时机不恰当,就暂时拖延丶等待。

对付申国公,萧怀沣觉得时机已经很好,有了一半的胜算。这时候就不适合等待,延误了稍纵即逝的战机。

“……你後日有事吗?”骆宁突然问。

萧怀沣:“我可以抽空。”

“後日是盂兰盆节。”骆宁说。

萧怀沣一怔。又是一年的七月十五了,他过得无知无觉。

“我想去给母後放几盏河灯。”骆宁说,“说来真是缘分,我回京后两次放河灯,都是跟你一起。”

萧怀沣起身搂住了她。

他手臂收紧:“往後,每年我们都一起过节。”

又道,“阿宁,一年有很多节日,都很有趣。我还会给你做很多花灯丶河灯。”

骆宁心口一涩。

她的手,轻轻攀附在他肩膀上,低声说了句“好”。很轻的一个回答,随时似要飘走。

翌日萧怀沣很累,仍是连夜去了临华院,做了两盏河灯。

河灯比较容易做。

做好了,他且在两盏河灯上各作了两首小祭文,都是写给母亲的。

萧怀沣自幼读了很多书,记性又好,短短祭文写得感情丰沛,甚至有些肉麻。

第二天他起得比较晚。

朝臣们这段日子都没赶上旬假,没日没夜忙着办差,难得摄政王说盂兰盆节休沐,人人欢喜。

萧怀沣把做好的河灯给骆宁瞧。

他自觉祭文太过於流於俗套,不够高雅,骆宁读了却是很感动。

“我以後要多念一些书了。换做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随手做祭文。”骆宁说。

萧怀沣:“临华院的内书房有好些书,你喜欢就去拿。慢慢读,反正日子很长。”

“好。”骆宁道。

等入了夜,夫妻俩去了河边放河灯。

河边已经围满了人。

萧怀沣如今与郑氏斗得厉害,外出格外仔细,身後不远不近一直有护院与暗卫保护。

两人也没多交谈。

骆宁只是把河灯放入水中,看着它汇入灯流,默默阖眼念诵几句往生咒,就站起身。

萧怀沣握住她的手:“河边散散步?”

骆宁看着身後的护院,便说:“我有些饿了,中午没怎麽吃饱,晚膳又吃得少。咱们回去吧。”

“街上有小贩摊子,去弄些吃的。换换口味。”

“我想吃孔妈妈做的饼子。她会在里面加胡瓜,清甜又香,软糯糯的。外头吃食,不知他们放些什麽,我还在守孝,要忌口。”骆宁说。

萧怀沣没有再勉强。

他只是在她不可见的地方,轻轻叹口气。

他更加用力握牢她的手。

回去后,孔妈妈果然给他们俩做了饼子。

这种纯素的饼子,孔妈妈几乎没给萧怀沣做过。第一次吃,的确软且清甜。

萧怀沣一口气吃了三个。

孔妈妈见他喜欢吃,高兴不已:“面糊还没做完,王爷王妃慢慢吃,我再去做几个来。”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