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6章 林燃无处不在(1 / 2)

加入书签

第416章 林燃无处不在

「林总?林总没有见我啊。」

张建中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到了陈泓邑头上,他连忙把进行曲给按掉,走到张建中边上:

「不是,怎麽回事?你上周不是去了阿波罗科技吗?不是林总亲口告诉你这个好消息的?」

这可让陈泓邑有点慌张。

张建中摇了摇头:「那天是阿波罗科技的董秘李总接待的我,林总好像有别的事,我没能见到,除了评审当天外,后续我也没能见到林总。」

陈泓邑内心盘算,这麽重要的一个项目,一经公布后就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巨震,从陆家嘴到华尔街,全球都为之震动。

这麽说吧,除了A股市场大涨,带动板块跟着涨之外,外国财经类媒体和华尔街的投资者都在问:摩尔线程是什麽公司?我们要投资它!

英语邮件挤满了他们的对外接待邮箱,外国投资者迫切想来调研,知道为什麽这家企业会被华国林看中。

什麽是影响力,这就是影响力。

在海外一直有这样一种传闻,林燃除了是科技巨人外,还对燕京有着超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比鼎盛时期的杰克马还要更加夸张。

「不过我确实也没和林总打过交道,从小道消息听来的,林总确实也不太管公司日常事务。

毕竟现在是一些前期流程丶商务谈判方面的工作,林总不会参与倒也正常。

只是他没有和你聊一下,具体技术发展方向,这还是有点奇怪。

该不会,阿波罗科技内部,自己也有单独的右脑晶片项目吧?」

陈泓邑恍然:「林总和马总呆在一起该不会学坏了吧!和腾讯一样,搞什麽养蛊战术,内部一个组做晶片,外部再投一家公司,两边赛跑,最后谁胜出谁就赢下所有?

如果他们公司内部的组赢了,那就剥离出来成立一家单独的公司。

你们赢了,那就把负责这个项目的核心员工打到摩尔线程来。

这也是网际网路巨头们的惯用玩法。

马总太坏了!」

这里的马总自然是阿波罗的CEO Pony马。

张建中听完后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人工智慧公司研发晶片不是什麽稀罕事,马斯克的XAI就自研代号为X1的推理晶片,用的是台积电3nm工艺。

META也在测试首款自研AI推理晶片。

包括阿里的达摩院更是早在几年前就在研究人工智慧晶片。

毕竟大家都不想看到造铲子的赚得盆满钵满,他们这帮掘金的苦哈哈。

「这样,你后续还是多和李总约,尽量带着问题去请教林总。

你需要知道,林总时至今日,还有交大教授的身份,也有带学生。

他肯定好为人师,你这边每次见他情绪价值一定要给足,问的问题要足够有含金量,总之你注意把握好这个度。」

张建忠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内心仍有些许不解。

「老陈,我明白你的意思。

但我担心,林总这样的大人物,会不会觉得我是在刻意巴结?

他会不会反感?」

「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陈泓邑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巴结和请教,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巴结是单纯的谄媚,是索取。而请教,是带着尊重和求知欲。

林总这样的人,他们的人生已经不缺物质,他们最看重的是什麽?是被认可丶被需要。

他们希望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能够传承下去,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所以,你去见他,不要谈什麽项目进度丶资金问题,那些都有专门的对接人。

你要跟他聊技术,聊最前沿的难题。

比如,你们在右脑晶片的异构计算上遇到了什麽瓶颈?在脉冲神经网络的底层算法上有什麽困惑?把这些真问题摆在他面前,让他感受到,他的知识和经验是不可或缺的。

这比任何恭维都有效。」

陈泓邑是深创投的高管,常年做最前沿的科技投资,近日更是格外关注自己投资项目摩尔线程能不能入选,所以相关术语那是信手拈来。

陈泓邑顿了顿,又补充道:「情绪价值的度也很重要。不要过分吹捧,要发自内心地表达你的敬佩。

聊到某个技术点,你可以说,『林总,您上次提到的那个思路,我们回去反覆研究,发现确实是点睛之笔,一下子就打开了我们的思路。』

这样的话,既能展现你的尊重,又能让林总感到他的智慧得到了真正的应用和认可。」

张建忠听得聚精会神,能混到今天他肯定也懂这些,只是陈泓邑把这个总结得很到位。

「我明白,老陈,」张建忠郑重地点头,「我会把你的话记在心里,我肯定会好好把握。」

陈泓邑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张,想要在阿波罗科技这个生态里混得好,最重要的就是和林总的关系。

从林总会让他爹接任交大前沿科技中心的副主任,说明对他而言关系远近比能力更重要。

当然,我相信你肯定会重视,毕竟摩尔线程是你的心血,你的持股可比我们要更多。

我还是要提醒,现在赢只是暂时赢,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你可别以为寒武纪丶壁仞科技他们会放弃。

他们可对你这个位置虎视眈眈。」

「阿燃,隆基那边发来邀请函,邀请你去参加他们的新一代产品发布会。」李小满问道。

林燃抬头:「他们的下一代光伏组件量产了?」

李小满点头:「是的,他们的下一代产品已经量产,会在这次发布会之后正式推向市场。」

林燃给的结构可以绕开肖克利-奎伊瑟极限,在华国科学家的协助下,他们完成了该光伏组件实验室生产和工业生产的探索。

并且将工艺和技术以技术授权的方式交给了国内每一家光伏巨头。

技术收费的方式是基于产能的阶梯式固定费率。

大致如下,为了覆盖研发成本和确保授权诚意,会有一个一次性的入门费,这个费用是1亿rmb。

然后是基准的授权费,基于林燃研发的LR光伏结构,每GW产能收取5000万rmb。

产能越高,前5GW产能,5000万rmb/GW

5-10GW产能:4000万rmb/GW

10GW以上产能:3000万rmb/GW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