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太子眼中的五女(1 / 2)
第341章 太子眼中的五女
…
亲自参与了平金城这一战的赵寿,感慨良多,尤其是当他听那些老兵说起当初大宋没有李琳炮等火器与夏军交战时只能藉助防御工事以命相搏才能勉强阻挡住夏军的攻击了之后。
从很小的时候起,赵寿和其他皇子和皇女就知道,后宫中有五个女人身份地位与其她妃嫔不同,连他母后都不愿意招惹她们,甚至不敢招惹她们,她们相当于后宫中的五霸,横行整个后宫,想干什麽干什麽,侍寝之数乃后宫之冠,甚至都超过了他母后。
由于前朝皇帝宋哲宗赵煦宠妾灭妻纵容自己的宠妃刘清菁抢夺自己的皇后孟相的皇后之位,导致跟孟相有关的人全都遭到了连累,从小就早熟的赵寿,有一段时间特别担心,他父皇也会为了这五个女人,而将他母后打入冷宫,然后将他的太子之位废掉,换成这五个女人的某个儿子。
后来,直到看见他父皇和他母后的感情一直都很好,这五个女人跟他母后相处得也非常融洽,赵寿才打消了这样的疑虑。
可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五个女人的儿子对他的挑战。
赵棣丶赵存丶赵擎丶赵樘都是他们兄弟中的佼佼者,各个都很优秀,从小在文韬武略方面就没有输过他,尤其是他的十四弟赵樘,不仅没有输过他,还始终野心勃勃,就差直说他想当太子了。
后来,甚至就连稍小一点的赵兴和赵盛也已经在下一批皇子中崭露头角了。
小时候,赵寿一直不明白这五个女人多什麽,他父皇又喜欢这五个女人什麽?
直到长大了一些,赵寿才明白:
袁倾城解决了大宋乃至是全人类都缺的粮食问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女人;
麻晓娇发明了众多先进的机械设备丶工业材料,大大改变了大宋人民的生活,甚至是改变了人类的进程;
叶诗韵不仅创造出来了救人无数的《叶诗韵医典》,还是大宋经济的幕后操盘手,大宋实际上的女财神。
赵寿扪心自问,要是让他遇到了这三个女人,也会给她们这些特权。
就是,赵寿不知道,哪能找到这样的奇女子?
值得一提的是,袁倾城丶麻晓娇丶叶诗韵的本事与贡献赵寿知道,与她们齐名的张纯和李琳有什麽本事和贡献,赵寿就不太清楚了,他只知道,他父皇走到哪都带着张纯和李琳。
当然,赵寿也听说过一些张纯和李琳的本事。
比如,张纯精通推演之术,可做谋士。
比如,李琳精通健身之术和具有一定的军事技能,可陪他父皇健身和给予一定的军事建议。
直到现如今,赵寿才知道,李琳发明的李琳炮成了宋军的杀手鐧,而且,所有火器的战法都是李琳发明的,她现在都有「女战神」的绰号了。
已经亲自试过和亲眼看过李琳炮丶李琳铳丶虎蹲炮丶轰天雷丶炸药包等火器威力和完全压制金军的火器战法的赵寿,也觉得李琳配得上「女战神」这个绰号。
至于剩下的张纯,能跟袁倾城丶麻晓娇丶叶诗韵丶李琳齐名,还能天天跟在他父皇左右,他相信肯定还是有不凡之处的。
「我听闻与女真野战过的虎贲军一个兄弟说,他那里虎蹲炮丶轰天雷都用上了,也只是跟女真打了个五五开,那女真兵擅长抵近攻击,即不要命一般冲到近处射箭,一箭一个,极为厉害,我等若想战胜他们,便只能在远处以虎蹲炮丶神臂弓丶火铳猛攻,不教他近身,到了近处,便以轰天雷炸他,若真被他靠近,唯有拉响轰天雷冲上去同归于尽,不然难以取胜。」
「恁地时,便是血战咧。」
「血战也得战啊,战死光荣,朝廷万事皆管;畏战,军法无情,亦必死无疑,还得教祖宗蒙羞,教妻子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得不偿失之极也。」
「还是打守城战最好,既能得战功,获升赏,还不必以命换命。」
「此皆赖陛下英明,并未因我大宋火器厉害,及在野战中战胜过女真,就一味跟女真野战,而是扬长避短,以我军最擅长浅攻进筑之法来消灭女真。」
「要麽说,陛下乃古往今来最懂军事的明君!」
「……」
听见将士们如此评价他父皇,赵寿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与钦佩。自豪,源于将士们对他父皇的无限敬仰与肯定,那是一种对明君丶对英雄的由衷赞叹。他暗自思忖,父皇不仅在治国理政上有着超凡的智慧与胆识,在军事谋略上亦是如此深邃且高瞻远瞩,竟能如此重视火器,并真以火器抵消了如野人一般的女真人的战力,同时又不失时机地采取最为稳妥的战术,一步步蚕食着金国。这份能力,当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及。
与此同时,赵寿暗自思量,自己若能继承父皇的一半智慧,估计就足以在这纷扰的世间立足,守护好大宋的江山社稷。
此战胜利了之后,只是让军队稍稍休整和补充了一下,种师道就指挥宋军彻底收复辰州,打通辽东半岛与辽西走廊之间的陆地通道。
做好这一切了之后,稳重的种师道才给赵俣上捷报。
而实际上,赵俣已经收到平金城大捷的消息了。
但赵俣并未着急表态,而是在种师道的捷报送来后,才下旨,让枢密院率兵部和户部尽快核实前线将士的战功,在第一时间把升赏发下去,鼓舞士气。
散朝后,赵俣没跟大臣商量告庙的事,而是径直来到了麻晓娇位于艮岳万岁山的皇家科研院。
此时,连科研人员带匠人,皇家科研院已经有近万人了。
这近万人,男女老幼都有,他们是赵俣用了十几年时间,从整个大宋网罗到的科研人才,他们皆是各领域藏龙卧虎之辈。有的精于算学,指尖拨弄间便能厘清繁复数据,于毫厘间推演万物规律;有的通晓天文,观星测斗如探囊取物,能依日月星辰运行定四时丶测方位;有的擅长机械巧构,寻常木料丶铁器经其手,便能化出精巧机关,或省力提效,或驱动重物;还有的专于材料研创,从矿石中炼出新铁,于草木中提取黏合剂,让器物更坚丶更韧丶更合用。
这些人聚在一处,在麻晓娇的率领下,彼此印证,相互启发。算学为机械运转提供精准尺度,天文为时序安排与长途航行指引方向,机械巧思将理论转化为实用工具,新材料又让工具突破原有局限。
熔炉里的火光彻夜不熄,图纸上的线条日益精密,从改良耕作的农具到提升运力的器械,从测量天地的仪器到冶炼锻造的新法,点点滴滴的突破渐渐汇聚成流,不知不觉间,他们已为大宋的工业革命筑牢了根基。
这些年,夸赞赵俣英明神武的声音越来越多,他们几乎都快要将赵俣捧到了天上。
可赵俣却十分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如此英明神武,主要是两个人的功劳,她们就是袁倾城和麻晓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