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朕还是喜欢你一开始桀骜不驯的样子(1 / 2)
第335章 朕还是喜欢你一开始桀骜不驯的样子
说起来,刘明节被刘清菁收为养女,也不知道到底是她们谁的幸运,
是刘清菁对刘明节毫无保留的传授,才让刘明节学到了一身的本领,使得哪怕赵拥有那麽多女人,刘明节还是能在赵候这里占有一席之地,为赵侯生下了三子一女,成为赵侯后宫女人中妥妥的人生赢家。
可另一方面,哪怕刘明节现在都已经成了赵侯的贤妃,还得听刘清菁的。
不仅如此,刘清菁给赵侯生的那个女儿,也挂在刘明节的名下,得刘明节帮刘清菁养。
关键,刘清菁在后宫中有点大事小情,都得刘明节去帮她办,尤其是有关赵侯的事。
刘清菁知道赵侯不在乎她这个上赶着爬上自己床的女人,所以,她想见赵侯了,有事求赵侯了,都会让刘明节来请赵侯。这样,成功率能大上不少。
刘明节之所以更能说动赵侯,并不是因为赵侯对她言听计从,而是因为她特别会说话,总能说到赵候的心坎里。
就像此时,刘明节对赵侯说:「有孟皇后娘娘丶郑皇后娘娘看看我家皇后娘娘,我家皇后娘娘哪敢有妄想,只是官家此次御驾亲征一走七月有馀,我家皇后娘娘失去主心骨,
懿康公主又到了择驸马之时,故而教臣妾来看看官家可有时间」
刘明节话里话外都是在告诉赵侯,刘清菁不是逼赵侯纳她当妃嫔,就是十分依赖赵侯,时间长了没见到赵侯,所以特别想念赵侯,还有就是,刘清菁为赵煦生的女儿得选马了,想让赵侯帮参谋一下,没别的事。
刘明节还点明了,有孟相和郑显肃镇压着刘清菁,刘清菁不会搞事的。
听刘明节这麽一说,赵侯想了想,还是决定去见一见刘清菁,毕竟,她是前朝皇帝留下的遗之一,身份地位在那摆着,总晾着她让她始终欲求不满也不妥。
于是,赵候便跟刘明节来到了她的小院。
刘明节亲自下厨帮赵侯做了鲤鱼焙面,用的也是赵候从黄河带回来的鲤鱼,
在整个后宫之中,赵侯只吃几个女人做的饭,而其中之一就是刘明节。
刘明节不仅跟刘清菁学了一手极佳的厨艺,她还特意去向袁倾城拜过师,学习厨艺。
所以,袁倾城没时间给赵侯做饭时,有时候就会让刘明节代替她。
在刘明节这里吃过饭,赵候叫来几个女人,玩了两把叶诗韵「发明」的匪徒杀(实际上就是狼人杀)。
等到天黑了之后,赵候正常休息,让刘明节和她宫里的一个原装小宫女侍寝。
三人交流完,赵侯就让其她人全都下去,包括这个新晋少妇,表示自己今晚只想搂着刘明节入睡。
刘明节宫里的人都知道,赵侯来她们宫里,只会搂着刘明节睡觉,因此,哪怕那个新晋少妇恋恋不舍,也只能是三步一回头地离开了。
等人全都下去了之后,穿着一件薄如蝉翼丶让其好身材若隐若现的刘清菁,就迫不及待地从地道中爬了出来。
赵候的后宫中,有几条密道,这是在修建延福宫时,赵侯特意让人修的,其中五条分别通往五座神机军军营(神机军的人并不知道有这五条密道),还有两条是从原来的皇宫修到延福宫的,其中一条就是从崇恩宫通到刘明节这里的。
刘清菁一从地道中爬出来,就立即以一个极具诱惑的姿势爬到了床上。
接着,刘清菁就从赵侯的脚趾头一直往上闻,一脸享受的样子。
直到闻到了赵侯的脸上,刘清菁就想顺势亲赵侯。
不想,赵侯脸往后一仰,就躲开了刘清菁的亲吻。
见此,刘清菁也不恼怒,而是很不要脸地主动搂住赵的腰,把脸枕在赵的胸口,
糯糯地说:「官家一走七月,臣妾盼星星盼月亮终将官家给盼回来了,官家有所不知,自从官家走后,臣妾每日皆吃斋念佛,求佛祖保佑官家平安归来.」
听见刘清菁在这里跟自己「坦露爱意」,赵侯心中虽对刘清菁的这番说辞半信半疑,
面上却未显露分毫,只是轻轻拍了拍她搭在自己腰间的手,声音平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朕知晓你挂念,此番御驾亲征,虽多有波折,好在今平安归来,你也莫要再忧心了。」
刘清菁却似没听出他话中的淡意,依旧紧紧依偎着,声音娇柔:「官家走后,臣妾每夜皆能梦见官家归来,醒来却只有空荡荡的宫殿,那种滋味,实在难熬。」
说着,刘清菁竟微微啜泣起来,泪珠在眼眶中打转,似随时都会落下。
「戏精!」
赵侯有些不耐烦地说:「好了,莫要再哭了,朕这不是平安归来了。」
听赵侯这麽说,刘清菁才止住了哭声,抬起泪眼朦胧的脸,看着赵侯,眼中满是深情:「臣妾不求官家功冠千古,只愿官家平安长寿,教臣妾能一直看到官家。」
看着刘清菁这副模样,赵侯心想,『我还是喜欢你一开始桀骜不驯的样子。』
「好了,有事说事,莫要再儿女情长。」赵候缓缓说道,试图将话题引开。
不想,刘清菁却不打算就此罢休,她边用食指在赵的胸口画圈丶边声音带看一丝撒娇说道:「臣妾知晓官家日理万机,可臣妾就是忍不住想官家?!」
赵侯知道,刘清菁最大的本事就是给男人提供情绪价值和讨好男人,要是真跟她纠缠下去,没完没了。
于是,赵侯再一次将话题引开,主动说道:「懿康公主年纪也不小了,是该尚驸马了,你看上哪家子弟,朕为她做主。」
见赵侯提起为她女儿选驸马一事,刘清菁也不再跟赵拉扯了,而是赶紧藉此机会说:「蔡太师家五子,苏太傅家长孙皆可。」
一个是宰相家,一个是枢密使家,还都家学渊源,刘清菁也真敢选。
不过,从刘清菁提出来的人选来看,她应该已经不再接触政治了,不然,蔡京是新党,苏轼是旧党,她也不能,只看重权势,不看是新党还是旧党。
但话又说回来,皇帝的本性就是多疑,赵候也不例外,所以,他不动声色地说:「岂有一女嫁二夫之理,他二人中,你选一个,朕下旨赐婚。」
刘清菁知道赵候不喜欢她干政。
而且,自从赵登基以后,那些新党也不再搭理她这个过气的前朝皇后了,她现在跟政治已经彻底不搭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