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章 送文妃以求和(2 / 2)

加入书签

霎时间,号角大作战鼓齐鸣。

只见宋军呼啸而去从三面攻城,如波浪一般鼓噪而进。

城墙上,涿州守将见状,急忙调兵遣将,弓箭手们迅速就位,矢如雨下,企图阻挡宋军的凌厉攻势。

然而,宋军阵中早有准备,各种攻城器械层出不穷,借着鹅车丶飞楼丶天桥丶云梯丶轒轀车的遮挡,大量宋军运动到城下,开始猛烈攻城。

也就一个时辰左右,只听得震天撼地般的一声炸响,西面的城墙就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尘土飞扬之中,宋军如潮水般涌入,势不可挡。

涿州守将眼见城池即将失守,面如土色,急令残馀兵力拼死抵抗,却已是回天乏术。

不到傍晚,宋军就攻占了涿州城。

让萧奉先和左企弓万万没想到的是,郭成竟然直接下令,凡是参与抵抗的达官贵胄丶士绅望族丶豪门大户丶头领丶军官,不论番汉,不问缘由,一律处死抄家,所得土地平均分配给涿州的平民和奴隶,不分男女老幼。

萧奉先和左企弓并没有意识到,赵宋王朝此举的深意,他们只看到了赵宋王朝的狠辣,觉得赵宋王朝这是杀鸡儆猴,也是在立规矩——乖乖投降重重有赏,抵挡到底杀无赦。

萧奉先和左企弓连夜往燕京城赶。

回到燕京城以后,萧奉先和左企弓以及他们的随行人员全都很高兴,他们互庆新生。自从前往雄州,至今刚好过去十二个日夜。这十二天,他们每天都是在刀尖上度过的,每时每刻,他们都有性命之虞。

还好,他们最终有惊无险地回来了。

一回到燕京,萧奉先和左企弓就看见,燕京城里一片慌乱景象,许多有钱人家开始张罗着离开燕京北上避难。街巷间,百姓们神色惶惶,忧心忡忡,议论纷纷,都在说着辽国接连失利的消息。商铺紧闭,市面萧条,仿佛整个燕京都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辽国朝廷组织安排有关人员,在燕京城大街小巷四处散发小榜,招募「敢勇死士」,组成新军。

燕京城中的各民族百姓纷纷响应,积极报名参加。

还有一些来自沦陷区的人员,以及溃散的军兵,他们已无家可归,于是也纷纷前来应募。

甚至,许多富豪之家也散榜说,他们要自备钱米,招募敢战之士助国抗敌,守卫燕京。

萧奉先和左企弓无心顾及这些,他们径直入宫,将他们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宋军只用了一个时辰就攻破了涿州城,以及将涿州的达官贵胄丶士绅望族丶豪门大户丶头领丶军官,不看番汉,不问缘由,一律处死抄家的事,禀报给了耶律延禧等人。

耶律延禧听完,面沉似水,心惊胆战。他万万没想到,宋辽两国短暂的接战,打出来的战果竟然是,辽军一边倒的输了,关键,用不了多长久,已经打破燕京屏障的宋军就会兵临城下,直接威胁他的安全。

对此,有的辽臣认为,宋军来势汹汹,目标很明确,就是朝着燕京城而来,而燕京城内辽军守城力量不足,勤王之师还不知道何时能来,所以皇上待在城内很不安全,他们力劝耶律延禧出城避战,北撤辽中京,避敌锋芒,从长计议,而避免留在燕京城以防出现不测。

有的辽臣认为,燕京城是天下少有的坚城,当初宋军一路势如破竹,迅速打到了燕京城下。赵光义亲自督战,宋军从四面向燕京城发起猛攻,但一连十馀天未能攻破。后来,辽景宗耶律贤急派南府宰相耶律沙丶大将耶律休哥等率精兵救援。耶律休哥赶到后,与原已败退的辽军会合,从三面攻打宋军,城内辽军也杀出配合,宋军三面受敌,全线溃败,赵光义中箭受伤,乘驴车仓惶撤离。有这样的例子在前,他们就应该固守待援。

有的辽臣认为,即便要守燕京城,也不用皇帝亲自留守,指派一员大将留守即可,他们还是坚持让耶律延禧撤到更安全的辽中京去。

另外,还有的辽臣认为,辽国现在自顾不暇,应该将部署在宋丶辽丶夏边境的辽军给调到燕地,与宋军一决雌雄。

不过,也有的辽臣反对调宋丶辽丶夏边境的辽军,这些反对的人,倒也不是还坚持去增援西夏,而是他们怕将这些辽军调到燕地来,宋军会从河东出兵,攻占山后九州。

总之,辽国的大臣,说什麽的都有,快将耶律延禧给烦死了。

而耶律延禧本人对于是守城还是出城,顾虑重重,患得患失。

现在的耶律延禧才二十多岁,还没有烂到骨子里,而且他才当上辽国的皇帝不久,皇位都还没有完全坐稳,考虑的也得多一些。

基于此,耶律延禧难免会考虑,他要是一战不打,就逃出燕京,那不就等于是将对辽国至关重要的燕云十六州以及平滦营三州拱手让给赵俣吗?

这肯定是要背负委弃宗族基业和自己的臣民的骂名。

而留在燕京城里,身旁可用之臣很多,皇威也可以得到维护,可是,耶律延禧又怕燕京城失守,他被赵俣生擒活捉。

耶律延禧性格很懦弱,他思前想后,两种矛盾的想法一直困扰他。

耶律延禧照例躲到了后宫,想要清净一下。

辽国的一众大臣,见宋军都快打过来了,耶律延禧还在逃避,全都气得吐血。

更让辽国的一众大臣无语的是,还没有人能代替耶律延禧做这个决定。

没有办法,这些辽国的大臣,只能再去找萧瑟瑟,想让萧瑟瑟去劝耶律延禧。

谁想,萧奉先一回到燕京城,就恶人先告状,说赵俣本来不想伐辽的,但因为辽国执意要帮西夏,又扣押赵宋王朝的使臣,还屡屡挑衅赵宋王朝,赵俣才在盛怒之下率军伐辽的。

萧奉先还暗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萧瑟瑟蛊惑耶律延禧造成的。

耶律延禧一想,他如今这麽被动,全都怨萧瑟瑟给他出得这些馊主意,要不然,他现在就可以开心快乐的打猎,哪用面对这麽危险的局面?

萧奉先壮着胆子给耶律延禧出主意:「不然,将文妃送去交给宋主,以消其恨,两国藉此议和?」

别说,耶律延禧还真有点心动。

可再怎麽说,萧瑟瑟都是耶律延禧曾经爱过的女人,她腹中还怀着耶律延禧的孩子。

再者说,一个皇帝,靠送自己的女人求和,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所以耶律延禧很犹豫!

不过,这并不影响,耶律延禧已经开始讨厌萧瑟瑟,甚至是疏远萧瑟瑟。

也正是因为如此,耶律延禧很罕见地没有见萧瑟瑟,这使得他又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和战机……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