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竞品联动?还是檀老板玩得花!(1 / 2)
第1033章 竞品联动?还是檀老板玩得花!
PS:继续求个保底月票,月初的保底月票对流量太重要了,上个月保底月票不够,几乎没什麽流量。
「BYD的营销越来越厉害了。」
海豹的发布会由工程研究院院长与设计总监主讲,船夫哥并未出现在海豹的发布会现场,某种意义上也显示了BYD的信心。
发布会的传播焦点以工程师的视角强化技术品牌形象,区别于如新势力的用户运营风格。
这也是BYD近几年以来主推的品牌形象,加上BYD的技术以及设计语言都提升了很多,说是换了一家公司都差不多,在营销策略上非常的好用。
「是啊,也知道发布会不直接公布价格,让用户选择盲订了。」
胡争楠也笑着回道,海豹的发布会也采用全网直播的模式,由尉来弄出来的发布会直播模式,如今已经是车企的标配了,海豹的发布会观看量超500万,热度挺不错。
弹幕上高频出现的词为「价格」「3.8秒加速。」
价格自然是用户最为关心的核心点,3.8秒加速则来自于海豹四驱版本,这款续航里程宣称可以达到650公里,零百加速时间3.8秒。
2022年的纯电车型,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已经是常态,但是超过600公里的还是相对少一些的,600公里已经成为电动汽车的新门槛。
目前市面上的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的纯电车型,主要还是来自于尉来,特斯拉,BYD三家,除此之外,吉利与头部新势力品牌也有那麽几款车型能够达到这一标准。
另外,像是吉利,凯迪拉克,奔驰,上汽等等传统企业也有这个技术,分别也有一两款车型在售,不过算不上什麽主流车型。
不过要说续航里程最高的,还得是尉来,尉来一直有把最成熟,最先进技术放在埃安车型上的习惯,埃安S Plus版本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02公里,埃安LX Plus的综合续航里程最高可以达到961公里。
不过这款车子销量不怎麽样,主要还是作为尉来的标杆续航车型推出的,价格上有点不那麽的「亲民。」
实际上对于埃安LX PLUS的定价,檀锦程并不觉得有多贵,LX PLUS的核心竞争力是超长续航,同时具备L2+级辅助驾驶,后排大空间,对标的是BYD唐EV。
作为市面上续航里程最高的一款车型,24.99万元的起售价格,檀锦程以及埃安团队都不觉得有多贵,只不过埃安系列的网约车形象太过于深入人心了。
这款车型也不是针对于网约车的,用户对于不是网约车的埃安系列还是相对难以接受的。
到目前为止,埃安系列的产品矩阵已经相对完整了,SUV方面分为经济型与高端旗舰型,也就是埃安Y与埃安LX,埃安Y的最低售价仅为10.96万元。
另外就是轿跑的埃安S系列,同其他品牌差不多,埃安系列也是走三款车型,不过埃安系列没有中端车型,在檀锦程看来,走网约车路线的推中端车型多少有些鸡肋了。
推出LX系列也是为了给自己立个范儿,推动埃安Y系列的销量,实际上埃安LX的销量所谓的「差」也只是在埃安以及尉来内部这麽认为。
这麽高的续航里程,终究还是有一部分人动心的,25万元的起售价也算是锚定了预算在25万元至28万元的用户心理价位区间,加上卖点十足,一个月1000多辆还是轻轻松松的。
LX全年的销量预期是在1.2万辆至1.8万辆之间,在中型纯电SUV领域,这个销量已经进入了门槛车型,中型SUV细分市场里,销量前十名的门槛是1.5万辆。
所以也并非什麽失败的车型,只不过相对于埃安S以及埃Y系列来说,这个销量多多少少有些不够看了,另外尉来在SUV方面,销量30万以内的一个月只能卖1000多辆的车型,还真是不多。
ES8的价格要高出LX系列很多,就这销量都比LX系列要好,就更不用说尉来L这种30多万的车型,单月销量能够破万的奇葩了。
根本原因还是品牌形象的问题,非网约车用户对于购买一款10万元至15万元区间的埃安来开开,哪怕被身边的朋友嘲讽是网约车,也不会觉得有什麽问题。
但是若是买了一款25万元以上的埃安车型,再被人认为是网约车,那心理上多多少少有些过不去了,毕竟真正懂车的人并没有那麽的多,而完全不在意身边人目光的人也是较少的。
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型,尉来在SUV领域都是都做得很好,具有一定的市场统治力,埃安LX销量虽然提不上去,但也不能算是一款失败的车型。
如今的市场,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真正热卖的其实还是那几款车型,新车型要想突破,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固定品牌形象,想要向上突破,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不过檀锦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埃安系列品牌形象的推移加上用户消费观的改变,LX系列肯定会慢慢被市场所接受的。
960公里的续航里程,并没有虚标,这些都是经过自媒体通过直播的形象实测的,埃安LX通过了易车,汽车之家,懂车帝,电动邦等等头部汽车媒体的实测。
在零到八度的冬季,60%城市加上40%的综合路况情况下,将驾驶模式调整为ECO模式,空调温度设定为23度,风量1档的情况下,实测续航为961公里。
其他在零下八度至16度等等环境,以及不同模式的情况下,LX续航里程的区间分别为826公里至921公里之间,而在极端驾驶环境之下,全程高速120公里的行驶速度下,最终的续航里程也能够达到518公里。
实标的960公里,没有任何的虚标,实际上LX完全可以标个续航里程1000公里,仅仅是这一点上,尉来就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全程直播的模式,也更加的真实。
里程虚标,几乎是所有车型都存在的,适当的虚标其实用户是能够接受的,这玩意儿就跟手机电池是差不多,用户使用的环境不同,使用习惯不同都会影响电池的续航。
只不过,有的车企虚标的太过于厉害,这才是用户反感的点。
从企业的角度,电池虚标其实也有着不小的利益,一方面是能够通过虚标来宣传,吸引眼球,另一方面还有骗补的嫌疑。
尉来是了解用户痛点的,在电池虚标方面表现得都很克制,另外在旗舰续航方面,也不想玩虚标这套,当一家企业的最高续航车型都虚标严重,那麽所有的车型都会受到用户的质疑。
海豹是BYD纯电战略下的重磅产品,旗下首款一体化车身,全新的平台,主打的一个技术突破卖点。
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设计语言,溜背式的车顶加上隐藏式门把手,主推的亚特兰蒂斯灰色调,都击中了科技爱好者的痛点。
从设计语言上来看,BYD明显是把目标用户群体指向年轻的科技爱好者,与王朝系列的商务风格形成差异。
而年轻的科技爱好者用户群,则是尉来以及特斯拉主要的用户群体。
BYD以海豹系列为介入点,用技术突破的方式正式开始进入到尉来以及特斯拉的主战场,而檀锦程之所以说BYD的营销越来越厉害了,还是在价格方面。
发布会上,BYD没有公布售价,很显然的是想引导用户去猜价格区间,来保持海豹的热度,同时也通过数据收集的方式,来确定用户对于海豹系列的心理价位范围。
一旦正式的售价低于用户心理预期,那绝对是一个极大的卖点,而以檀锦程对于船夫哥以及BYD的了解,海豹的最终售价绝对是会低于用户心理预期的。
或者说是BYD刻意营造出来的用户心理预期,其实在预热阶段的22万至28万元的心理预期,就是BYD通过媒体吹风的方式,给营造出来的。
发布会结束之后,就是海豹开启盲订的时间点,所谓的盲订,就是用户在未见到实车,甚至对车辆包括配置,价格,具体上市时间等信息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通过支付一定定金甚至是全款的方式来预定新车,锁定权益。
相比起传统的先体验后下单,盲订更多依赖于品牌信任,产品概念或者用户对于新车的期待感,说白了这玩意儿跟期房差不多,类似一个期车的概念。
最早的盲订出现在毛豆3身上,BYD的第一次盲订来自于去年的元PLUS身上,海豹是第二次开启盲订。
对于用户来说,敢盲订的算得上对于品牌是非常信任了,甚至可以称之为粉丝了,这种信任会获得一些诸如优先提车权,限时权益,或者低价锁定热门车型等等好处。
对车企来说,能够通过提前收集订单数据,优化生产计划,降低库存风险等等好处,同时还能够制造营销热度。
但相应的,无论是对用户还是车企来说,风险其实也是非常大的,新车如果与预期不符,用户想退车又很困难,就会从忠实的消费者变成所谓「黑子」。
而对于车企来说,一旦产品口碑不及预期,除了可能会引发退订潮之外,最大的风险就是损害品牌信任,大部分车企,对于盲订还是比较谨慎的。
不过也有车企热衷于盲订,那就是国产新势力品牌,他们通常以盲订的形式宣传所谓的用户共创理念,用投票的方式让用户参与配置,增加用户粘性。
但是说白了,这其实也是没信心的一种表示,跟网购商品里的所谓众筹商品差不多,看看订单量怎麽样再决定车型。
敢于盲订的车型与品牌,只有两种,一种就是有着强大的信心,一种则是没有信心,尉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款车型参与盲订,都是在公布全部数据以及具体的价格之后才开启预订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