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亿万富豪之间的较量(2 / 2)
因此哪怕是问得再细致,但凡只要不涉及到核心机密无论是福特的CEO还是檀锦程都必须认真回答的,即便是BBC。
不过檀锦程在整个记者会过程当中应对得体,自信从容的态度,还是折服了不少记者。
「这小家伙表现力很不错啊,回答得很是得体,给我们长了脸啊,现在看来这场收购应该是没什麽问题的了。」
国内,这场全球性聚集的线上直播,在吸引大量吃瓜群众的同时,肯定是多方关注的,尤其是上级监管部门,对于这次收购可是有多方提供协助的,背后的意义代表着是我们车企真正意义上的出海。
「是啊,没想到他是一点都不怯场啊,这可是全球性的直播。」
作为知名企业掌舵人,自然是少不了各式各样的采访以及活动,檀锦程面对媒体的机会其实是很多的,但是一直以来整体上还是比较低调的。
尤其是国际媒体方面,檀锦程接受过几次国际媒体的专访以及联合采访,但那都是很多年之前的事儿了,实话说当这场线上记者会将以直播的形式面向全球观众之时,国内的某些人还是捏了把汗的。
加上无论是哪个地区的时间,都非常有利于此次直播的大规模传播,更何况檀锦程的一举一动都将引发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动荡。
不过几个问题之后,他们就不存在这种担忧了,只要接下来北美方面正式确认盖章就可以完成这次交易了。
从五月初启动收购,到6月17日,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个半月的时间,尉来就搞定了所有的谈判,整个谈判进度自从檀锦程飞往北美之后,进展神速。
某些核心利益,都是一对一的交流,减少了不必要的沟通时间。
最⊥新⊥小⊥说⊥在⊥⊥⊥首⊥发!
记者会结束,A股午后开盘之际的尉来股份快速拉升,全天收盘3.56%,福特盘前更是飙升7%,当日福特报收15.32美刀,市值重回600亿美刀以上。
比较有趣的是,特斯拉今日自盘前开始就一路走低,全天跌幅近3%,尉来欧洲汽车工厂的收购计划,被市场看作是对竞争对手特斯拉的一种阻击。
自五月中旬开始传出尉来收购福特工厂开始,加上公关事件导致的销量下滑,特斯拉的股价表现就不尽如人意,从五月初到六月中旬,特斯拉整体跌幅达到了14.74%,最高跌幅超过了20%。
马斯克也因为这一段时间的股价波动,失去了全球首富的头衔,被贝索斯超越。
按照记者会上檀锦程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完成改造之后的欧洲工厂,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主要用来生产ET5以及ES3这两款目前欧洲市场颇受欢迎的车型。
长期规划方面,欧洲工厂将最终通过投资扩建等等,最终达到30万辆,不过这个要看销量而定,在规划产能方面,尉来欧洲工厂的最终产能是要低于特斯拉50万辆的。
但是在初期产能爬坡方面的规划,两家企业同样定的是年产5万辆,相当于每周1000辆的产能,这就决定了两家在同一起跑级上。
这对于特斯拉来说,并不是什麽好消息,他们在柏林的工厂因为环保问题延期,虽然经过各种改造将定于明年三月份正式投产,双方同有九个月的时间准备,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麽。
胆子贼大的檀锦程,并不怕收购被否之后会给尉来带来什麽影响,因为大部分来自于海外资产执行此次收购,也能够负担得起,因此在与福特沟通之后,已经对于部分不重要且不涉及到技术投入的项目进行改造了。
像是直播拆掉闲置下来的锅炉房等等都在此列,李响在欧洲除了要面对各方协同之外,乾的也都是这些事儿,顺带着也算是给工厂的员工找点活儿做做。
这可是极其大胆的行为,要知道一旦被否了,那这些行为就意味着当了冤大头,哪怕是福特也会负担其中的一部分。
不过檀锦程无所谓,被否了就是亏点儿,名声上受损而已,但是一旦正式通过了,那好处就是多多,现在尉来欧洲汽车整车工厂就是要跟特斯拉抢时间。
谁最先量产,哪怕是产能受限,一周只能生产出几百辆,那都是非常大的优势。
反应在此次交易背后的较量就是马斯克试图通过他的能量阻止此次收购的完成,先是消息传出之后特斯拉投资者关系部突然发布柏林工厂的扩产计划,这就是疑似示威了。
记者会结束当天,马斯克本人在推上发布推文:「德国工厂?他们应该先学会如何高效生产,而不是依赖ZF补贴。」
推文后面,还有一段视频,展示了特斯拉北美工厂的机器人,每百人120台的机器人,全球领先地位。
在这条推文之下,马斯克还在评论区里艾特了尉来海外公司的官方帐号,由于檀锦程没有推帐号,马斯克还关注了尉来海外公司的官方帐号。
这是要拼产能了,挑衅的意思十分明显,也符合马斯克狂人的个性,另外那一次的环保活动,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檀锦程觉得大概念是这家伙搞的小动作。
从实际得益来看,除了能给尉来以及福特制造麻烦之外,最大的好处就是转移环保者对特斯柏林超级工厂的关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而从实际话题热度来看,五月中旬开始到记者会这段时间,环保者确实对特斯拉关注少了很多。
「哈哈,回复他。」
檀锦程很快也注意到了这条引爆舆论的推文,记者会之后,三家公司的市场表现一目了然,马斯克显然有些坐不住了。
「感谢马斯克先生的关注,我们正在努力学习特斯拉速度,但更坚持安全零妥协的北欧哲学;另外,可以马斯克先生旗下的SpaceX可以为我们提供太阳能板吗?」
马斯克嘲讽尉来海外扩张不够快,吃ZF补贴(记者会当天,萨尔州ZF就表示将提供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一亿欧元的绿色转型补贴。)
檀锦程这边毫不示弱,暗讽特斯拉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又通过制造合作的错觉来转移注意力。
「跟他打嘴仗没什麽好处,但是我们也不能示弱。」
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马斯克停留在模糊调侃层面,而非发动全面舆论战,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好在马斯克虽然狂,但也不傻,嘴仗打得厉害,但没有涉及到核心层面。
如拿ZZ说事儿,他要是拿这玩意儿说事儿,虽然可能会真的阻击到两个竞争对手的交易,但那绝对是作大死,对他自己以及特斯拉没有任何的好处。
尉来之于ZG,福特之于北美,甚至于在欧洲,其能量都不弱于特斯拉。
与马斯克在推上的嘴仗是记者会之后的开胃菜,算是增加了两大阵营的热度,檀锦程甚至私下里真的跟马斯克讨论过关于Space X给工厂提供太阳能板供应的可能性。
同檀锦程一样,马斯克旗下的产业也是五花八门,在能源方面特斯拉同样布局多年,双方在产业链上确实是有着很多合作的可行性。
在国内,特斯拉可以利用尉来的产业链,而在海外,尉来同样可以与特斯拉产业链合作,双方形成一种竞争又互相合作之势,这就是现代企业的常态化。
6月24日,距离记者会结束一个星期的柏林。
一场盛大的签约仪式在多国权威媒体的见证下举行,出席签约会议的有以檀锦程以及吉米法利为首的尉来与福特高层,还有德方以有欧盟方面的领导。
另外还有劳工代表以及以巴斯夫,博世等等产业链代表,规格极高。
「好了,总算是可以回国了。」
在签下多份文件,又场面性的接受一些采访之后,檀锦程总算是松了一口,从五月初到欧洲开始,两个月的时间檀锦程几乎都呆在国外。
两辈子,这算是呆在国外最长的时间了,对于不爱出国的檀锦程算是一个很大的折磨了,别的不说,在北美那段时间,所谓的福特电动套餐,都快吃吐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