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9章 穷途末路(2 / 2)

加入书签

「休得胡言!」

「一群饿死鬼,有什麽好怕的!」

施靖博义正言辞的训斥道。

有些事情自己知道就行了,万万不能说出来。

作为留守大都督,他的心里苦啊!

北虏说好的帮他们牵制边军的,结果还是有大量的边军南下,寻他们施家的晦气。

被这帮家伙堵了门,以至于收到前线大败的消息后,他都没办法派兵过去接应。

现在只能期待主力能尽可能保全下来,不然施家就危险了。

「大都督,京师城池高大,光从外面强攻肯定不容易。

可架不住城中,还有大量的不稳定份子。

一旦敌军发起进攻,城内的地头蛇们必定会响应,到时候我们可就腹背受敌了。」

田敬仁淡定的解释道。

勋贵系在那边屠戮他全族,这笔帐他可没有忘记。

鉴于敌人的势大,他只能选择隐忍。

辽东军造反之后,他看到了机会,第一时间选择了投奔。

可惜施家人心中有顾忌,除了刚入城时的屠戮外,后续对勋贵们都是拉拢为主。

好在这些努力,全部都是眉眼抛给了瞎子,勋贵们根本不买帐。

除了极少数勋贵对他们的善意予以回应外,更多的勋贵都是礼物封赏照单全收,涉及政治上的问题就打哈哈。

仿佛是打定主意,要在这轮权力洗牌中保持中立。

作为敌对势力,勋贵系只要保持中立,本身就是对辽东军的支持,施家也没有再做什麽。

怎奈蜜月期是短暂的,随着李牧在南方打出勤王的旗帜,勋贵系在各地的兵马迅速做出反应。

以实际行动向外界宣告,勋贵们是最坚定的保皇党,要和反贼不死不休。

哪怕施家手中有人质,也没法让一众勋贵出手的将领低头。

威逼利诱,没有任何作用,动起手来敌军丝毫不手软。

这种旗帜鲜明的站在对立面,正持续消耗了辽东军高层的耐心。

见机会成熟了,田敬仁果断选择了跳出来,添上一把火。

勋贵系屠戮他田家全族,这一波自然要报复回去,而施家无疑是最好的刀。

「你的意思是抢先动手,清洗城中的勋贵丶文官世族?」

「不妥!」

「别看这些人多是废物,但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可不小。

倘若杀了他们,我施家的名头,将迎风臭十里!」

略加思索之后,施靖博当即拒绝道。

站在个人的角度上,他也想把这些不稳定份子剿灭乾净。

可真要那麽干,招惹到的敌人,那就多得去啦。

不光勋贵系要和他们死磕,天下士绅也不会放过施家。

往后甭管大虞哪儿,都会遭到地方本土势力的抵制。

论起政治影响,恶劣程度也就比「弑君」轻一丢丢。

「大都督,今时不同于往日,现在的局势变了。

无论我们是否对这些人下手,都不影响局势的发展。」

一旁的蓝庆丰,委婉补上了一刀。

其他势力不管屠戮勋贵和文武百官,那是担心采取极端手段后,会让自己的名声臭大街。

搁在施家身上,这些都不是事儿。

本身名声就臭了大街,混到了天下人人喊打的地步,口碑稳定到没有下跌空间。

多一笔血债,少一笔血债,都不影响局势发展。

「哎!」

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施靖博也是欲哭无泪。

刚开始进京的时候,城中还有不少人欢迎他们,这才短短半年多时间,施家就混成了天下公敌。

放眼望去,整个大虞地界上,都找不到一个成气候的盟友。

哪怕是活跃在北方大地的农民军,一样不齿他们的行为。

派人过去结盟,都遭到了拒绝。

没有办法,前些年镇压农民军的时候,辽东军下手太狠了。

别的部队平叛,都会抓捕大量的战俘,然后被朝廷流放岭南。

唯独辽东军杀性最为旺盛,落到他们手中的农民军,最后都化作了他们的斩获。

按照大虞朝的军功体系,斩杀的首级军功比抓俘虏更大,辽东军在这上面着实占了不少便宜。

前面有多舒服,现在遭到的反噬,就有多重。

「兹事体大,不可一言而决。

你们派人秘密调查,看谁胆大包天,敢和城外的敌军勾结。

发现任何不轨行为,一律格杀勿论!」

施靖博狠了狠心后下令道。

计划杀鸡儆猴,却没想到这一放权,就引发了一场震惊天下的屠戮。

敢把这种活儿,交到江南世家馀孽手中,摆明就是让人家公报私仇。

不过此时的施靖博,显然没有想那麽多,他只想迅速稳定城中局势。

万一边军攻城的时候,这些人里应外合背刺一波,丢了京师就麻烦大了。

外面的边军来自边陲之地不假,可里面的核心将领,全是勋贵子弟,这些人回京就是回家。

一旦京师落入这帮地头蛇手中,北直隶很快就会变成铜墙铁壁。

前有边军拦路,后有勤王大军追赶。

吃了败仗的辽东军,想平安撤回老巢,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大都督放心,学生定当不负众望!」

田敬仁强忍着激动回答道。

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

甭管城中的勋贵是否和城外敌军勾结,他都必须让这些人和敌军勾结。

只有确定勋贵世家反了,他才能合情合理的调动城中军队剿杀。

……

「大哥,情况有些不妙。

渡口处的船舶,全部都被集中到了对岸。

敌军占据了对岸,在黄河边上架起了火炮,想要从此地渡河怕是不容易。」

施靖忠神色慌乱的说道。

一路奔逃,终于到了黄河边上。

本想着渡过黄河,就能够回到自家的地盘上,获得喘息之机。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敌军抢先一步动手,在黄河对岸部署了防线。

「勤王大军不可能有这麽快的速度,对面的敌军多半是盘踞在山东的京营。

一帮丧家之犬,成不了气候。

立即安排人赶制木筏,准备强渡黄河!」

危急时刻,施靖风展现了果决的一面。

施家已经被逼到了绝境,要麽身死族灭,要麽在战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