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6章 被老婆整疯的男人,你们还是别照顾(2 / 2)

加入书签

随后他表现的睡眠差每天仅睡 2小时丶夜间恐惧。

这是「肝郁化火扰心丶阴虚不能敛阳」导致的心神不宁,而非精神分裂因「痰热昼夜扰心」引发的持续狂乱或淡漠。

而且患者妻子自己说了,患者在精神病院按「精神分裂」治疗后,症状「越来越凶」如恐惧加重丶睡眠更差,加上西医常用的镇静类药物,很可能会进一步耗伤津液丶压制气机,导致「内热更盛丶心神更不安」。

而他真是精神分裂也就是痰热扰心,镇静药可暂时抑制痰热扰心,症状应有所缓解。

所以这种「治疗无效反加重」的情况,也侧面说明诊断可能偏离了真实病机。

方言直起身,语气笃定地对家属说:

「从他的舌象丶脉象和症状发展来看,他大概率不是精神分裂,更像是『肝郁化火丶阴虚内热』引发的郁证,和咱们平时说的『长期生闷气憋出的毛病』更接近。」

这话一出,诊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患者妻子最先反应过来,皱着眉追问:「方大夫,可国外医院和精神病院都确诊是精神分裂啊,怎麽会不是呢?他都出现幻听丶自伤了,这些不都是精神分裂的症状吗?」

其他家属也跟着点头,患者母亲急得声音发颤:「是啊方大夫,我们也希望不是,但他现在连我们都不认了,还说有人要害他,这不是精神分裂是什麽?」

方言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两个对比框,一边写「精神分裂(痰热扰心)」,一边写「郁证(肝郁化火)」。

然后逐条解释:

「你们看,典型的精神分裂,不管是中医说的『痰热扰心』,还是西医说的认知障碍,都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无诱因突发』,比如好好的突然出现幻听丶思维混乱,和情绪刺激没关系;二是『症状无逻辑』,比如幻听内容天马行空,一会儿说有人追他,一会儿说自己是神仙,和现实毫无关联。」

他指着患者继续说:「但你们家这位不一样。他的幻听全是『骂他赚黑心钱』『饭里下毒』,这些都和去年『因钱吵架』的事儿直接相关;而且他的症状是一步步加重的,从吵架后心情不好,到幻听,再到恐惧,每一步都有情绪刺激的影子,不是突然发作的,这更符合『郁证』的规律。」

接着,他又指向舌象:

「再看他的舌头,舌尖红丶苔白干,这是『肝火往上烧丶津液被耗干』的表现。如果是精神分裂,长期痰热堵在心里,舌头应该是『舌苔黄腻丶舌质暗红』,像蒙了一层脏东西,可他没有这种『痰浊』的迹象,反而因为长期上火,连舌苔都变干了,这和精神分裂的核心病机完全不符。」

患者妻子听得愣住了,下意识地问:「那他之前在精神病院治疗反而加重,是不是也因为诊断错了?」

「对!」方言点头,「精神分裂常用的镇静药偏温燥,会进一步耗干他体内的津液,让肝火更旺,就像给烧得正旺的炉子添柴,火只会越烧越猛,所以他的恐惧丶失眠才会加重。如果是郁证,用清肝火丶补阴虚的药,就能慢慢把『火』降下来,症状自然会缓解。」

家属们你看看我丶我看看你,脸上的焦虑渐渐被疑惑取代。

患者妻子犹豫着说:「那……那现在该怎麽办?能治好吗?」

方言说道:

「至少是辩证正确了,那就有办法治。」

听到方言这麽说,几个家属脸色顿时好多了。

只要能治疗就行了。

这时候方言放下笔,目光扫过在场的家属,语气严肃了几分,他说道:「不过在治疗前,有两件事必须说清楚。」

「您说您说!有什麽需求尽管提!」患者家属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摆摆手:

「不是我有什麽需求,是关于病人的,这一是治疗周期,二是你们家属要做的配合,这两点做不到,就算方子开对了,效果也会打折扣。」

家属都愣住,没想到方言说的是这个。

方言他先看向患者妻子,然后说到:

「第一,这病不是吃三五天药就能好的。『肝郁化火』是攒了大半年的问题,『阴虚』更是津液耗了这麽久,至少得调理 1-2个月,才能看到幻听减少丶睡眠好转;期间可能会有反覆,比如某天情绪不好,幻听又变多,这时候别慌,也别停服,及时跟我反馈调整方子就行,不能像之前那样,一没效果就换治疗方向。」

接着,他又强调家属的配合:

「第二,你们得改改和他相处的方式。别再提『钱』『离婚』这些让他生气的事,也别总劝他『你别想太多』他现在不是『想太多』,是肝火在烧,越劝越容易烦躁。平时多陪他做点安静的事,比如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或者放放轻柔的曲子,他不想说话就别逼他说,哪怕只是默默陪着也行;还有,他说『有人骂他』『饭里有毒』的时候,别反驳『没有这回事』,可以顺着说『我知道你难受,咱们先吃饭,有我在呢』,先稳住他的情绪,比纠正他的『错误』更重要。」

听到方言说完,家属面面相觑,最终目光都落在了患者妻子的身上,说白了她才是最重要的那个人。

事情基本上也是从她这里开头的。

方言这时候的目光也落在患者妻子身上,语气郑重的说道:

「这里面,最关键的其实是你。他最初的情绪刺激是和你吵架,后来『离婚』的念头又加重了他的负担,现在你调整相处方式,比其他人做再多都管用。」

患者妻子的眼圈一下红了,手指攥紧衣角,声音带着愧疚:

「我……我之前总觉得他是在无理取闹……」

听到她还想找藉口,方言赶忙打住:

「现在不用纠结过去,重点是接下来怎麽做。」

方言顿了顿,看到患者妻子没说什麽后,才继续说道:

「你平时可以多跟他说点『无关紧要』的话,比如『今天天气不错,要不要在阳台坐会儿』『我炖了点汤,你尝一口』,不用刻意提病情,也别劝他『开心点』这些日常的丶没压力的话,能让他慢慢觉得『和你相处是安全的』,肝火也会跟着降下来。」

他顿了顿,又补充:

「如果他再提『有人骂他赚黑心钱』,你别跟他争『没有这回事』,可以说『我知道你听到那些话心里难受,要是不想听,咱们就换个地方待着』先接住他的情绪,再慢慢引导,比硬要纠正他管用得多。之前你是『反驳』,现在要换成『接纳』,这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

患者母亲在一旁插话:

「那我们其他人能帮着做什麽?总不能光让她一个人忙。」

「你们可以帮着创造『安静的环境』。」方言解释道:「别在家里大声说话丶晚上尽量早点休息,别吵到他,他现在睡眠差,环境越安静,越容易让心神安定;平时也别总围着他问『好点没』,偶尔递杯温水丶帮他盖件衣服,这些小动作比多说话更有用。」

患者妻子深吸一口气,稍微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方大夫,我明白了。以前是我太急了,接下来我一定按您说的做,哪怕他一开始不理我,我也慢慢陪他熬。」

方言听到她这个态度,暗自叹了口气,简单说,她的态度是愿意做,但不想做好,表面上配合度高,实则缺乏主动意识,这会让后续配合停留在「表面动作」,难真正帮患者缓解情绪丶激活治疗效果。

要不说找老婆只挑选,不教育呢,成年人就是不能被教育的。

方言想了想说道:

「其实我认为这事儿家属不参与,就让我们协和的医护来招呼,其实对患者康复更好。」

方言这话一出,诊室里的气氛瞬间变了,患者妻子的脸一下涨红,刚压下去的愧疚里掺了点委屈,声音也低了半截:「方大夫,是我刚才说的话让您觉得我靠不住吗?我是真的想好好配合……」

患者母亲也急忙接话:

「是啊方大夫,我们知道之前没照顾好他,但现在知道问题在哪了,肯定能改,就别让他跟家里人疏远了行不行?」

方言看着家属急切的样子,放缓了语气,解释道:

「我不是觉得你们靠不住,是他现在的情况,需要更『无压力』的环境。你们刚才也听到了,他的情绪刺激大多和家里相关,现在让医护接手,不是让你们彻底不管,而是先帮他把『肝火』降下来,等他情绪稳了,你们再慢慢参与,效果会更好。」

他指了指患者,继续说:「你们看他现在,不管咱们说什麽都没反应,这是因为他心里还『绷着弦』怕再吵架丶怕被反驳。医护是『中立者』,跟他没有过往的情绪牵扯,能更轻松地帮他建立信任,比如护士陪他晒太阳时,不用想『会不会说错话』,只用安安静静待着就行,这种『不刻意』的陪伴,反而能让他放松。」

患者妻子抿着唇,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过了几秒才小声问:「那……那行吧!」

方言听到这下答应后,松了一口气。

很好,现在患者康复的机率开始翻倍了。

要真让他们在这里照顾,方言真不知道会怎麽样。

到时候治好了没准又给整疯了。

人家还怪自己医术不行。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