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7章 源源不断的病人,有钱能使鬼推磨((1 / 2)

加入书签

第1327章 源源不断的病人,有钱能使鬼推磨(二合一章)

方言松开拽着老胡的手,转向石敏时,语气里的急色稍稍平复,脸色郑重:

「石主任,实在对不住,今天这情况真没法配合宣传。您看那边的隔离棚……」他抬手往帆布棚的方向示意,「那里面全是猩红热确诊的孩子,这病靠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尤其是对免疫力弱的孩子,一旦被传染,轻则发烧咽痛,重则像刚才那娃一样,假膜堵气道,危及性命。」

他指了指自己还沾着药粉的手套,又扫过不远处正忙着煎药丶消毒的同学:

「我们现在就靠纱布口罩挡着。您和摄像同志要是靠近了,不光自己有被传染的风险,相机丶话筒这些设备沾了病菌,再带回城里,万一传给家里的孩子,那可就闯大祸了。」

石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隔离棚前的同学正忙前忙后,家长们都捂着口鼻站得老远,空气里隐约飘着艾草和消毒水的味道,哪里是什麽「热闹的义诊」,分明是紧张的防疫现场。

他瞬间收起了职业性的笑容,眉头拧了起来:

「方主任,您别这麽说,防疫肯定是第一位的,宣传的事随时能办,孩子的命耽误不得。」

「石主任能理解就好。」方言松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不是我驳您面子,实在是这病太邪乎,刚才还抢救了一个气道梗阻的孩子,就差一点没救回来。现在老乡们本来就慌,要是看到镜头对着孩子拍,还以为出了多大的事,乱了阵脚反而更难控制。」

老胡这时候也彻底回过神,说道:

「嗐,怪我!光想着帮你宣传,差点添了乱。」

说罢他转过头看向石敏,讲道:

「石主任,这事儿是我的错,我这就送您回去。」

石敏这会儿目光扫过义诊点忙碌的景象,李卉正蹲在煤炉边盯着药罐,升腾的白气模糊了她的眼镜;成宝贵背着喷雾器,往隔离棚周围撒生石灰,脚步踩得石灰粉簌簌作响;还有几个同学正帮着老乡搭临时候诊棚。

他转头看向方言和老胡,说道:

「不急着走。方主任,我知道防疫重要,但正因为是这种紧急情况,才更该拍。」

他指了指不远处正在给孩子喂药的老教授:

「您看,你们带着学校老师和学生在乡下义诊,遇上突发疫情没慌神,又是抢救又是隔离,还教老乡们防护,这不是好事,是实事。拍下来播出去,一来能让更多人知道你们的行为;二来也能让更多人学学怎麽防猩红热,说不定能救更多孩子。」

石敏往前走了两步,刻意站在离隔离棚十米开外的安全地带,又补充道:

「您放心,我们绝不靠近隔离棚,就拍你们配药丶消毒丶搭棚子的场面。」

说着对带来的摄影师指了指几个地方,说道:

「咱们就在外围拍,不去打扰他们。」

听到人家都这麽说了,方言想了想,说道:

「那行,我给你们拿几个口罩,你们也把口罩戴好。」

石敏点头。

接着方言拿来了纱布口罩,给他们几个人都戴上。

然后他们就开始拿着相机开始咔嚓咔嚓的拍照了。

这会儿老胡对着方言问道:

「有啥是我能帮忙的?」

方言说道:

「看好他们就行了,别到时候传染了。」

方言指了指石敏和摄影师,现在这会儿已经够忙的了,他们这种专业人士来处理才是最好的方案。

「用不用我把厂里那边的人派点过来帮忙?」老胡问道,他感觉现场的人不太够。

别看有三十号学生,还有几个教授,但是现场的人还真是不少,三五家人在这里一聚集,人就比他们的多了。

方言摇摇头说道:

「不用了,我们现场的人暂时够用,就是药材有点捉襟见肘了。」

说到这里他对着老胡讲道:

「哦,对了,刚才我还让人去朝阳东坝那边的厂里提一些药材过来,牛黄珍珠粉这些药不够用了。」

老胡听到后摆摆手:

「嗐,应该的,那边厂离这里不远……」

说罢他问道:

「对了,他们是什麽时候过去的?怎麽还没回来?」

方言说道:

「有一会儿。」

说完方言朝着远处望了一眼,汽车倒是没看到,又看到几个人正在往这边来,不用说了肯定又是送孩子过来治病的。

方言对着老胡提醒道:

「行了,马上又来病人了,你看好石主任他们,回去的时候记得先找地方消消毒,我要给人看病了。」

老胡看了一眼远处过来的村民,他点了点头:

「行,有啥要我帮忙的随时说。」

「大夫,大夫!快来看看啊!!!」这时候来的人看到方言他们穿着白大褂,人还没到就已经嚎开了。

一旁的书记周大海听到后,骂到:

「别嚎了!赶紧过来!」

方言已经快步迎了上去,只见两个大人架着个约莫十岁的男孩,孩子浑身瘫软地靠在大人身上,脸烧得通红,嘴唇乾裂,每走一步都忍不住咳嗽,咳得身子直打颤,脖子上隐约能看到成片的红疹。

「别急,先放这儿。」方言指了指刚搭好的临时诊台,示意他们把孩子平放。他迅速戴上新的手套,刚要伸手去探孩子的额头,就被男孩猛地躲开,沙哑着嗓子喊:「别碰我……烧得疼……」

「乖,让叔叔看看喉咙就不难受了。」方言放缓了语气,馀光瞥见石敏的镜头正对着这边,却刻意避开了孩子的脸,只拍着他搭脉的手和诊台边的药瓶,心里的那点顾虑稍稍放下。

搭上脉的瞬间,方言的眉头又拧了起来——脉象浮数而急,比之前几个孩子的都要躁。他示意家长按住孩子的肩膀,捏着压舌板凑近:「张嘴,啊——」

男孩挣扎着偏头,家长赶紧用手固定住他的下颌,压舌板刚探进去,方言就看清了——咽喉里满是红肿,虽没见假膜,却覆着一层细密的脓点,舌头红得发亮,芒刺已经冒了出来。

「发热几天了?有没有说喉咙疼?」方言一边问,一边示意旁边的同学记录。

「三天了!」孩子母亲抹着眼泪,声音发颤,「第一天就烧到三十八度多,以为是普通感冒,喝了点姜汤不管用,昨天开始喊喉咙疼,今天早上起来就站不住了,身上还起了这些小红点……」

三天?

那这个就是发现最长的了。

方言观察了一下说道:

「是猩红热,热毒刚入里,还没酿脓。」

然后他起身对着李卉喊:

「李卉!取板蓝根五钱丶金银花四钱丶桔梗三钱丶生甘草二钱,加半盏芦根水,开水武火快煎!」

「好嘞!」李卉刚把新到的药材归置好,闻言立刻抓药,煤炉上的药锅还在冒着热气,她手脚麻利地换了个新陶罐,添水点火。

这边刚安排好,又有两个家长抱着孩子跑了过来,一个孩子哭闹着说眼睛疼,另一个则蔫蔫地趴在大人肩头,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周大海赶紧上前维持秩序:「都排好队!间隔三步!一个个来!别挤着孩子!」

方言刚给第二个孩子诊完脉,正吩咐成宝贵带「疑似病例」去旁边的观察区,就听见老胡喊了一嗓子:「方言!车来了!安东他们回了!」

众人循声望去,一辆奔驰正顺着土路颠簸过来,后面还跟着一辆拖拉机,还有几个穿着药厂蓝色工作服的工人。

拖拉机车斗里堆得满满当当的药箱用帆布盖着,孟济民扒着车斗使劲挥手。

等车停稳,他跳下来就喊:「药材全拉来了!牛黄丶珍珠粉管够,库管还多给了一些其他的东西,连翘薄荷冰片什麽的,还有厂里的大学生也来了几个帮忙。」

方言心里一松,这次来的应该是上次招的学生。

都是他从王玉川手里挑出来的。

这会儿奔驰也停稳了,安东从车里下来,方言招呼他们:

「快,把牛黄粉给李卉送过去,再搬两箱板蓝根到诊台边!」

石敏的镜头立刻转了过去,拍着同学们卸药的场面,几个学生扛着药箱跑前跑后,帆布滑落的瞬间,露出里面印着公司的字样,快门声在嘈杂的人声里格外清晰,老胡看到后,赶紧给石敏做起了介绍,说这些大学生都是厂里的骨干,也是一个学校毕业的,今年刚进去,这里面的一些人还是这些教授的学生。

刚说完就看到穿着厂服的大学生对着王玉川他们打招呼,一口一个老师。

石敏点了点头,这都是新闻啊,别看这里现在气氛很紧张,但是拿去当新闻绝对是个好题材。

「小张,快拍那个!拍学生跟教授打招呼的画面,再给药箱上的公司字样来个特写——产学研结合丶青年学子下乡防疫,这素材太扎实了!」石敏对着摄影师说道。

摄影师立刻调整镜头,长焦镜头精准捕捉到几个穿蓝工装的年轻人围着王玉川问好的场景,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手里还拎着半袋刚从厂里带来的消毒棉,正说着「老师,我们带了新的消毒工具」,王玉川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去帮成宝贵撒生石灰。

镜头扫过,又定格在拖拉机上「岐黄公司东坝药材厂」的帆布标识上,然后还在诊台上印着学校字样的药箱还有新的搪瓷缸上扫过。

老胡赶紧说道:

「您看这阵容,咱们厂招的都是医学院的尖子生,平时跟着教授学理论,这会儿到乡下实打实练手,既帮了方言的忙,孩子们也长本事!」

「这事儿太有意义了。不光是防疫,这更是城里中医资源往下乡丶年轻人接地气的好例子,播出去绝对能让不少人受启发。」

老胡听到这里纠正道:

「这个其实是我们公司联合基金还有学校做的一次活动……」

就在他们搞宣传的时候,方言这会儿已经又忙起来了。

刚送走一个确诊猩红热的女童,方言的白大褂袖子已经被汗浸湿了大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