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4章 立项扩招研究所,大姐北大法律系同(2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安排完了过后,大家就各自去干自己的事儿了。

方言也和大家告别,出门过街回家。

到了家里后,和家里人打了声招呼,就开始关起门来写报告了。

最近家里人放假了,大姐就和叶云两个带着孩子出去玩了,小老弟继续关门创作他的作品,二姐还没回来,老胡老婆和女王大人预产期还有段时间,但是肚子已经大了起来行动不方便,现在就在家里活动,召集人手打麻将,小姨子,还有放假的陈大导的老婆都是参与者。

主要是老胡老婆散财童子一个,就这几天时间,小姨子下学期的胶卷钱都出来了。

方言按照院长之前给的意见,用了一下午时间把立项报告写了出来。

呼应科学大会「科技现代化」号召,强调中医药作为「民族瑰宝」国际化是国家文化输出与科技自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廖主任在赠书仪式中「文化根脉回归」的讲话,点明项目是「海外同胞智慧结晶回归祖国」的延伸,体现「海内外中医团结复兴」的政治意义。

明确项目目标是「推动中药复方制剂标准化,突破欧洲法规壁垒,为国家创汇增收」。

详细分析欧洲市场现状,比如法规严苛药品注册难丶认知不足仅作为膳食补充剂丶需求在消化调理,慢性痛症,安神戒菸等轻症领域。

现有瓶颈是复方成分复杂难标准化丶药理毒理数据缺失丶剂型不适应欧洲习惯。

然后写出了可行性论证,他们研究所团队已在南洋成功推广产品如消食贴丶拥有《御修医方类聚》秘方库,以及南洋古籍新资源。

方言打算依托秘方研究所,联合金教授,曾教授等专家,开展「剂型改造-质量标准-药理验证」全链条攻关。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目的了,他写明为了更快的实行计划,和日本药物公司抢市场,所以需要资源整合跨部门协作。

在学术端邀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学院等高校组建联合实验室。

商业端,协同老胡团队调研欧洲市场需求,针对性开发产品如外用止痛贴/安神颗粒。

行政端申请卫生部成立专项工作组,协调药检所资源支持。

并且说明现在的人员不足,需要公开招募中药化学丶药理学丶药物分析等领域人才,组建「质量研究部」「制剂研发部」等专业部门。

吸纳之前组建的俱乐部中西医师参与。

最后还不忘了说明风险管理与价值延展。

比如市场行动就算是不成功,比如欧洲市场遇阻时,成果依旧可以转国内或者南洋市场。

以「研究经验积累」为核心产出,即使个别产品未过审,仍可提升行业技术储备。

最后方言还在里面写了院长没有说的长期价值。

建立中药国际标准研究体系,为未来核心秘方转化铺路。

推动国内中药产业升级,惠及民生。

最后结尾是同样上价值,

引用在赠书仪式发言:「让传承数千年的岐黄之术,在新时代书写辉煌」,强调项目是「中医复兴号角」,承诺「不负海外同胞重托,不负国家期待」。

写完过后方言检查了一遍,又重新拿了个新报告单重新誊抄了一遍,把里面的一些细节写的更加明显了一些,这报告是给领导看的,还得从领导关心的角度出发,一些他们想看的方言需要写多一些,一些自己想要的,需要藏在里面,尽量简短。

修改后方言终于满意,打算先拿去让院长掌掌眼,合适的话明天就拿去上交立项。

从书房里面出来已经到晚饭时间了,方言想着吃完饭再去找院长。

这会儿大姐和大舅哥一家,也刚从外边回来了。

这放暑假了后,大舅哥家里的两个孩子,加上正义和明珠就是四个,三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热闹的不行。

师父那边的忘忧还没来,她这会儿也是放暑假了,这要是过来了,肯定更热闹。

这时候大姐也看到了方言,立马对着他说道:

「老三,我刚才遇到班上一个同学,他过来想找你看个病。」

「你同学?」方言一怔,1977北大法律系的大佬?

方言看向她后面:「哪呢?」

PS:更完这章帐还完。

下午有状态继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