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目睛了了,湿退之兆(月票加更3K)(1 / 2)
第1063章 目睛了了,湿退之兆(月票加更3K)
服药过后方言和众人一直都守着在观察,大概四十分钟的样子,患者双颊泛起薄红,原本冰冷的指尖开始有了温度。
这时候她突然蜷起脚趾,说道:「脚底板好像有小虫子在爬。」
闻言,方言按住她的太冲穴,指下能感觉到细微的肌肉跳动:
「这是阳气通到四肢了。」
患者对着方言他们说道:
「我又想上厕所了。」
方言招呼一旁的护士,同时对着患者说道:
「注意观察下有没有变化,或者不适感。」
患者点了点头。
接着她再次进入了厕所里面。
陆同志对着方言问道:
「咱们一般看什麽指标来确认药的作用?」
方言说道:
「除了诊脉之外,还可以看她身上的水肿消退情况,黄疸程度,体温波动,淤斑,体力和精神状态,呼吸状态,出血倾向,消化道反应,肢体感受,大小便……」
听到方言这话,陆同志点了点头。
这时候外边的崇文医院的那个中年医生见缝插针的说道:
「其实还可以做西医检查,这个才是最直观的。」
陆同志看了他一眼,回了一句:
「谢谢提醒。」
这话一出来,对方就开始顺杆爬,对着陆同志说道:
「我们西医虽然和中医体系不一样,但是检查方面还是挺厉害的,方言大夫治病这毋庸置疑是一把好手,但是真的要看病人的治疗成果,其实还得我们来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嘛,您说对吧?」
陆同志看了他一眼,倒是没反驳,说道:
「现在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体检的事儿什麽地方都能做。」
见到陆同志不接招,对方也无奈了。
说起来这病人还是他们带到西苑医院来的呢。
现在爱搭不理,是不是有点卸磨杀驴的意思?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就在这时候护士已经和患者从厕所里走了出来。
这次是护士对着方言报告:
「颜色从浅黄转为透明,马桶壁上原本挂着的油状黏液消失了。」
方言听到后点了点头。
接下来护士扶着患者回病床时,众人发现患者自己挪步,虽然步态虚浮,却不再需要人架着胳膊了。
这个状态确实好转的挺快。
接着患者重新躺下后,方言观察到她的下肢水肿又消退了不少,所以刚才出来后她的活动动作才灵活了不少。
看到脚上的皮肤透明程度降低了不少,就连陆同志都发现了端倪。
他按照方言刚才说的那些点开始仔细观察他侄女的状态。
皮肤下的淤斑现在消退了不少,体力和精神状态也是比之前好多了,呼吸趋于平稳。
「就是这个黄疸……咋好像还是没啥变化呢?」陆同志看着自己侄女的状态对着方言询问道。
「皮肤黄疸是瘀滞在肌腠的残留湿邪,如同河床淤泥需随水流逐步冲刷,等到尿量持续增多丶小便更清时自会加速消退,」
说完方言指了指患者的眼睛,说道:
「巩膜黄染较皮肤更敏感,您细看她的眼白,边缘黄晕已开始淡化。」
「这在《伤寒论》里称之为『目睛了了』,这就是湿退之兆。」
一旁的方药中也解释道:
「她这个是「阴黄」也就是寒湿型黄疸,与常见的「阳黄」不同。方言之前开的是温阳化湿的方子,用附子丶白术等药,这种黄疸本身就消退慢。」
「刚才观察到的小便从深黄变浅黄再转清,已经是好转迹象,但皮肤黄疸消退需要更长时间。」
陈科冀也在这时候对着陆同志说道:
「中医理论中,黄疸消退涉及「湿邪」的清除路径:湿邪会先化为湿热从尿出,最后才轮到皮肤黄疸消退,从病机层次解释:先改善内环境也就是让她脾肾功能恢复,再解决表症,也就是皮肤黄疸。」
陆同志听得有点似懂非懂的,方言想了想,对着他指了指患者眼睛和脚,说道:
「您看啊,她眼白边上的黄圈是不是没那麽浓了?这会儿就像水彩笔涂的颜色被水晕开似的。」
陆同志点了点头。
方言解释道:
「皮肤黄疸就像墙皮上的霉斑,得先把墙里的潮气排乾净,霉斑才会慢慢掉。」
接着他拿起桌子上的茶缸往里面倒水,并说道:
「这药劲儿现在就像给身体通下水道,现在都快跟白开水似的,这就是把脏腑里的「湿毒」往下赶呢。皮肤黄疸是最后堆在表皮的「淤泥」,得等下水道彻底通了,水流够大了,才能把这些淤泥冲乾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