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6章 命缠命(八千)(1 / 2)

加入书签

第536章 命缠命(八千)

杨巡使并非是来巡查,占城大姓豢养邪祟的案子。

但是这个案子发生在许源的辖区。

所以杨巡使故意打着这个名号,目的当然是要给许源造成最大的压力。

故意派手下连番挤兑丶挑衅,和许源的初次见面,又闹得很不愉快,这同样是在给许源制造压力,刺激许源的情绪。

有许多人平常做事井井有条,说话也是句句在理。

但一遇到大事,或者是激动的时候,便常常做出错误的选择。

便是因为抗压能力不足。

而去北都……那里毫无疑问,是整个皇明压力最大的地方。

杨巡使一行,当天就离开了小汤驿,进了占城。半路上向友晨六人前来会合。

可是杨巡使对大姓豢养邪祟的案子,完全不上心。

杨巡使只是派了岳征,去各家走访了一遍,编写了案卷,这事情就算是了结了。

许源怀疑杨大人在放水,杨巡使对他说道:「你小子呀,别以为整个祛秽司,只有你在秉公处事丶庇佑乡里。

咱们祛秽司毕竟是监正下辖,跟山河司和除妖军还是不一样的。

林家丶沈家这些,是不是暗中豢养邪祟了?」

许源点头:「证据确凿。」

杨巡使两手一摊:「那不就得了?你别以为死的人多丶闹出的动静大,我们这些巡使就一定会像闻着屎味的苍蝇一样扑上来——若不是因为要来看一看你,这案子,本大人绝不会理会。

一群败类渣滓,死了也就死了,死绝了才好,不值得浪费本大人的时间!」

许源终于生出了一种「吾道不孤」的暖意。

或许不多,但至少目前在祛秽司中,已经遇到了麻天寿丶杨巡使,以及监正门下的诸位!

杨巡使只在占城待了一天,把案卷做好,表面工作完成,就直接由运河码头,徵用了一艘官船北归了。

临走之前,将腰间玉带接下来,「硬」塞给了三师兄。

三师兄推让三次,最后还是收下了。

而后望着登船而去的杨巡使,对身边的许源称赞道:「杨大人真乃信人也!我与他之间的赌局,不过是大家随口一说的戏言,他却一定要履约。」

许源点头道:「这天下,像杨巡使这样的好官不多了。」

两人此时,浑然不知杨巡使和麻天寿老大人,还有一个赌约,而且杨巡使也输了。

他给三师兄结了赌债,然后跳上船就跑了。

许源和三师兄,对于他来说乃是晚辈。

他不好意思赖帐。

但是麻天寿那厮——故意坑本官一件四流匠物,本官岂能让你这老狗如愿!

许源和三师兄一起送别了杨巡使,转回占城的路上,仍旧是坐着「美梦成真」马车。

三师兄对许源道:「让他们避开些,我有话同你说。」

许源还以为他要说北都的「那件事」。

便挥了挥手,郎小八等人识趣的落后三十丈。

三师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道:「等你进了北都,你我联手!我在明丶你在暗,北都中有许多的高门大姓丶簪缨权贵,都暗中养着邪祟!

我看不惯他们已经很久了,却苦恼于不知该如何处置!

我曾求教于老师,但是在这种事情上,老师也不能给我解惑。

但你的方法真叫人痛快……」

他越说越兴奋丶越说越快,许源一把拉住他:「停!」

「美梦成真」却以为是让自己停下呢。

嘎吱一声就刹住了车。

郎小八等人在后面,也立刻停了下来。

三师兄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极为爽朗纯净的笑容:「你不用担心,我施秋声,绝不会出卖真正的朋友!」

许源当然相信。

施秋声完全可以向杨巡使告发自己。

施秋声遥望长空,喟叹道:「这天下的读书人,都和我一样自幼读圣贤书。

道理他们都明白,讲起来也头头是道。

可真正践行的,百中无一!」

许源默然,深深赞同。

比如知府大人,也是文修,也是读圣贤书考取功名出身。

文章写的花团锦簇。

却是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但三师兄的话,他却没法附和。

那一夜惩处城内豢养邪祟的大姓,能做不能说!

妙的是,三师兄侧首看了许源一眼,便明白了许源的意思。

达成了一种默契。

「走吧,回城。」三师兄说道:「北都的那件事情,大概率会落到你身上。

你放心,我们锦绣书社,一定会全力支持你!」

许源忽然问道:「此话当真?」

三师兄不在意的摆摆手:「你想知道什麽就问吧,我知无不言!

此事……该有一个结果,上告先祖丶下昭臣民了。」

杨巡使有所顾忌,不敢说话。

但三师兄无疑是更相信知己的人品。

而且他的话也说得明白,他愿意把情况提前透露给许源,是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有个「结果」。

已经拖得时间太长了。

许源便点头,首先问道:「若是我办成了这件事情,陛下能下诏赦免河工巷吗?」

三师兄对于他提到「河工巷」,没有半点意外,显然也是知道许源「罪民」的身份的。

三师兄认真想了一下,却是说道:「虽有机会,但是并不确保。

这件事情很复杂,你若是办的合了陛下心意,当然绝无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谁也不知陛下究竟是什麽心思,对这件事又是什麽态度。」

陛下已经苍老,心思越发深沉,便是韦士奇丶张双全这些内阁重臣,也渐渐觉得,有些猜不透圣意了。

许源点点头,三师兄是真君子。

而许源首先问出这个问题,便是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乃是许源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差事,去一趟北都的关键。

能赦免了「罪民」的身份,许源便值得赌一把。

哪怕是机会渺茫,难道还比去面对阮天爷的机会更渺茫?

只要赦免了罪民的身份,以后便再也不用去管鬼巫山中的事情了!

而按照三师兄说法,成功的概率不低!

许源又问道:「究竟是什麽事情,需要不远万里,从南交趾找我这样一个小掌律去办?」

三师兄缓缓道:「当年庸王的事情,你了解吗?」

许源心说我可太了解了,还亲手碾碎过庸王府那些庸才们的一次大阴谋。

「知道一些。」许源点头。

「庸王之后,储位空悬。」三师兄说道:「这些年来一直有人想要摘取这『拥立之功』。

但是每次他们刚开始试探,就被陛下以雷霆之势镇压了下去。

一直到几年前,十九皇子降生。」

说到这里,三师兄顿了一下,似乎是想叹气:「自那以后,陛下再无所出——不论是皇子还是皇女,再也没有了。

而从十九皇子三岁开始,便有人称赞他聪慧颖睿。

陛下也破了成制,三岁就封十九皇子为『郑王』!」

许源的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郑王!

许源记得闻人洛曾和自己说过。

当今陛下当年的封号便是「郑王」——这意图已经太明显了。

「立储这等大事,我没本事掺和……」许源想要拒绝。

君不见丶历朝历代,储君之争哪一次不是杀的人头滚滚?

能最终获得从龙之功者乃是极少数。

面对阮天爷虽然危险,但他一个边陲掌律,掺和进这种事情里,那真的就是把自己的生死,完全交到了别人的手中。

三师兄摆摆手:「不是立储的事情——如果是立储,早就闹得轰轰烈烈了,不会拖到了现在。」

「不是立储?」许源意外。

三师兄:「这事情还得从十九皇子——当今郑王的生母丶懿贵妃说起。

懿贵妃是陛下从宫外带回来的。

她原本是老王爷府上的一个舞女。」

三师兄看了许源一眼,解释一句:「老王爷便是睿成公主的父王,荣王殿下。」

睿成公主并非皇女,按说是只能封郡主的,但她备受陛下疼爱,所以封了公主。

陛下对她甚至比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还好。

「陛下和老王爷,是他们兄弟中关系最好的。」

「陛下也时常出宫,去荣王府上消遣。」

顿了一顿,三师兄才说道:「荣王时常会为陛下安排美人,这事情在北都中流传甚广。

北都人都知道,老王爷只对两件事情特别用心,一个是捞钱,一个就是侍奉陛下。

所以老王爷每次给陛下安排的美人,都不会出什麽问题。

但据说那一夜,老王爷安排的美人本不是懿贵妃,可陛下偏偏就在众多的舞女中,一眼就相中了懿贵妃。

一夜宠幸之后,就带回了宫中,十月怀胎丶十九皇子呱呱坠地。」

三师兄深吸一口气,有些无奈的道:「问题就出在了这位懿贵妃身上。

她似乎是有些着急了。

她的家乡在北直隶曲阳府昌县,县中上奏:懿贵妃家中现了祥瑞。

有一只金鸡落在了她家的祖坟上,连鸣三日,而后飞走。

县中数百人亲眼目睹!」

许源张了张嘴,这确实是有些着急了啊。

许源忍不住道:「金鸡?她怎麽不直接搞出一只凤凰来?」

三师兄也是苦笑。

金鸡下金蛋,含义不言而明。

「这祥瑞出现,朝中那自然是有一批官员上书称颂,然后话题渐渐地往立郑王为太子上引。

可这事情,坏就坏在恰好有一位御史就在曲阳府,于是顺路去昌县看了看。

接过却查出来,懿贵妃疑似曾在家乡嫁过人……」

「什麽?!」这下子连许源也是忍不住惊呼出声。

三师兄摇着头,道:「你都是这般反应,可想而知当时的朝臣们了。

锦衣卫立刻行动,封锁消息。

然后阁臣们便秘密商议,要派人前往昌县调查清楚。

但是北都人的性子……这种消息根本捂不住啊。

我出来之前,民间已经有了各种的流言蜚语,皇家的体面眼看不保。」

许源诧异了:「锦衣卫都压不住?」

三师兄:「而且北都人,还特别喜欢把这种事情,跟外地人说……」

许源想笑,又忍住了,问道:「那为什麽一直拖着?赶紧派人去查清楚不就行了?」

「没那麽简单。」三师兄摇头道:「这事情牵扯极多。

首先是老王爷,懿贵妃是他府上的人,他得想方设法安排一个对他友善的人,否则他是不放心的。」

许源道:「这个时候他应该避嫌啊……」

「他是陛下关系最好的亲兄弟,陛下对他信重有加。而且……陛下仍旧宠幸懿贵妃,这事情暴出来之后,陛下还专门连续七天留宿懿贵妃宫中!」

「这……」许源张了张嘴,终于是苦笑。

显然,陛下心里其实不在乎懿贵妃之前是不是嫁过人。

朕喜欢,就行了。

「所以老王爷相当于有陛下撑腰,也就不在乎什麽避嫌不避嫌的,只在意如果负责调查的团队中,没有他的人,调查结果会对他不利。」

「而朝臣们则是派系林立,支持其他皇子的,当然想要趁机搬到懿贵妃,治她一个欺君之罪,然后顺势绝了郑王成为储君的希望。」

「还有就是,虽然监正大人从不插手朝堂政务,但是他的态度没有人能够忽略。

监正虽然那不发话,但这人选也得让他满意。

祛秽司就跟着被卷了进来。

于是各方拉扯着,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但是消息已经开始泄露,是真的不能再拖了。」

许源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那这件事情跟你们锦绣书社有什麽关系?」

三师兄咳了一声道:「那位御史,是我们锦绣书社的学子。」

许源大致弄明白了。

一件事情,各方势力都在拉扯。

你提出的人选我不满意,我推举出来的人你又不同意。

但因为拖不下去了,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主导这一次的调查。

恰好这个时候,睿成公主向陛下举荐了自己。

一个来自天南边陲的小掌律。

办案能力出色,是祛秽司的人,又跟睿成公主关系密切。

冯四先生丶槿兮小姐也算是为许源背书。

监正门下认可的人,朝臣们还是相信人品过硬的。

于是各方都能勉强接受。

许源想了想,又问道:「懿贵妃曾嫁过人,这事情你觉得是真的吗?」

三师兄道:「那位御史是我的师弟,我很了解他,我相信他不会撒谎。

但……他是否会被人利用,给了他假消息,我就不能保证了。」

许源点头,大致的情况已经了解。

接下来便是该自己决断了。

三师兄道:「你进了北都,办了这差事之后,应该会被总署直接留用,到时候你我双剑合璧,定要一扫北都中的那阴晦丑恶!」

三师兄满眼都是畅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