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五行山压嗔心,紧箍咒束妄念(1 / 2)
第396章 五行山压嗔心,紧箍咒束妄念
却说亭中,老者有意举荐王重阳为官,并直言其当可为高官,有宰相之才。
王重阳闻听其言,却是摇头,说道:「不敢当先生所言,在下不过一闲散之人罢,未有宰相之才,更不敢言为官,多谢先生好意。」
老者知其拒绝,有些惋惜,说道:「小友果真不愿?」
王重阳摇头说道:「但为学识而行罢。」
老者说道:「既如此,我不强求于你。可那明主之事,我不曾言说有假,天下一统在即,明主必然能再造社稷。」
王重阳说道:「若有明主,自是天下人的福气。」
老者闻听,叹息一声,却并不再多言,只与王重阳再是论说其学识。
……
话表武当山太和宫之中,真人与玄帝,孙悟空互是谈说彼此修行之旅。
玄帝与真人皆是言说完毕,互相印证,各有所得,他二人在讲说后,望向孙悟空。
玄帝笑道:「大圣可要讲说修行之路?」
真人闻听,朝其张望而去,略有诧异,但未有多说些甚。
孙悟空抓耳挠腮,说道:「玄帝若是欲要听得,老孙自是可讲说一二。但老孙这修行之路,玄帝当是知得,若是说出来,却莫要笑话老孙。」
玄帝说道:「但言修行之路,不可笑话,这等常理,我却是知得。」
孙悟空拜礼,说道:「既是大师兄,玄帝不嫌恶老孙,老孙这便与你二人讲说一二。」
真人与玄帝皆是盘坐,洗耳恭听,以示尊敬。
孙悟空见之,即是开口,说道:「请大师兄,玄帝倾听。老孙生身,乃是那东胜神州之处,那处有傲来国,临海矗花果山,其巅立一灵石。那灵石受天之清气,地之浊气,结胎孕化而成,忽一日山崩石裂,迸一石卵,那便是老孙来源。」
「老孙自生来后,内外和天地之理,静动若阴阳流转,大道合乎吾身,金丹宛若天成,是以天生神圣是也。」
说到此处。
玄帝与真人面面相觑,皆有些无奈。
比起他们经历重重难关,孙悟空金丹似天成,更是天生神圣,神通自在其中,这种起点,是他们不可想像的。
孙悟空不曾知得玄帝二人在讲说些甚,他仍是在讲说他的修行之路,自他在山中玩耍时讲起,说到见群猴老死,而心生长生之向往,故出海寻仙,历经多时,寻得灵台方寸山,又因修行有误,而心生磨难。
孙悟空逐渐说到大闹天宫,说到五行山磨砺,说到西天取经,他一开始说着,有些犹豫,说到后面,逐渐释然。
花费许多光阴后,孙悟空终是说出在灵山之上,修成正果,成斗战胜佛。
孙悟空在说完他的修行之后,沉吟许久,说道:「大师兄,玄帝。老孙这一修行,始易终难,归根结底,乃是个炼心之行,我本具先天灵明,然无律而堕狂狷,神通虽冠三界,不经劫难不成大器。」
说着,孙悟空似有感慨,沉吟许久,说道:「五行山下压的是嗔心,紧箍咒束的是妄念,八十一难磨的是我执。由妖而圣,自圣成佛,西天万里路,原是心头方寸程。」
真人与玄帝皆是朝孙悟空一拜。
孙悟空急是起身,回礼于二人。
玄帝说道:「大圣之修行,今终明了,教我敬服,好个心头方寸!」
真人笑道:「悟空如我。」
孙悟空说道:「不敢当二位所言。」
玄帝说道:「大圣这般之修行,下一劫时,定然有望大法力。」
孙悟空连连告饶,只请玄帝莫要再夸他。
玄帝见着孙悟空这般模样,笑意盈盈,说道:「大圣不须这般,但今时大圣不曾为三言两语而动,便是夸赞一二,亦无大碍。」
孙悟空正要再说些甚,忽有灵官来报。
灵官奏报,说道:「今人间有雄主而现,立朝为『宋』,其上禀于天,下告于地,武当山自得相告,请帝君知晓。」
玄帝闻听,即是说道:「可有告文?」
灵官道声『有』,遂取一文书,递与玄帝。
玄帝细细一看,待是完毕,将之交与真人。
姜缘接过文书,亦是阅读,但见文书上记载许多文字,龙飞凤舞,书法不错。
文书记载,是以『臣谨奉大宋开国之典,稽首再拜,奉词以告于皇天后土,日月星辰,岳渎山川,百神群灵。
维建隆元年,岁次庚申,正月乙巳,嗣天子臣匡胤,敢昭告于玉皇大天尊,皇地祇:
天运有终,历数攸归。自唐室既倾,五季迭兴,干戈横流,黔首涂炭。臣祖考累世积德,潜符玄贶;臣小子躬承遗烈,夙夜祗畏……
曩者周室衰微,主幼国疑,北裔构衅,边关告急。臣受命出师,陈桥驻跸。三军烝民,迫以黄衣加身,谓:「天心已去周鼎,人心咸归赵毡。」臣惕然拒之再四,而星文示变,神策莫违。遂承昊命,戡定乱略:收符玺于阙下,安宫闱于西掖;诛逆臣韩通以正典刑,抚百官黎庶以彰仁恕……
今率文武臣僚,备玄牡苍璧,禋祀于南郊。法紫微以立宸极,乘火德而绍炎统。定有天下之号曰大宋,建元建隆。追尊僖祖曰文献皇帝,顺祖曰惠元皇帝,翼祖曰简恭皇帝,皇考弘殷曰宣祖昭武皇帝。立太庙以严禘尝,置社稷以祈丰稔……
伏愿:
皇天垂象,日月贞明,风雨调顺,灾疠不作;
后土载物,山岳效灵,江河安澜,稼穑蕃廪;
列宿循轨,佑我烝民,老者得安,少者得长;
百神共职,翊卫邦畿,边烽永息,国祚延洪。
谨以玉帛粢盛,牺牷黍稷,明禋于玉帝,瘗埋于方丘。
神其鉴此至诚,永绥兆姓!
布告神霄,咸使闻知!』
姜缘笑道:「此人有些诚心,算是不错。」
说罢。
他将文书递与孙悟空。
孙悟空接过,看了许久,将文书放下,问道:「大师兄,此人为何建国号为宋?此是个甚讲究?」
姜缘说道:「文书自有相告,悟空不曾细看此人曾为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其所在乃是昔年春秋宋国故地,自当以宋为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