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八章 咄咄(1)(1 / 2)

加入书签

“既然曹侯直言不讳!”

李景隆站起身的同时,随手在桌上拿了一枚橘子,缓缓掰着,“那本公也就乾脆直接挑破了....”

说着,他环视两圈,目光在那些他看时眼神之中带着几分愤恨的军侯们身上,停顿许久。

“曹侯说的,我是半点不信!”

“既是军户之後,自当㣉营当兵,吃领钱粮。”

“为何不当兵?”

“还有,京营之中在籍所缺之兵丁,到底缺的是谁?在籍领钱粮的名字,是杜撰的?还是确有其人?”

闻声,在座军侯将领们齐齐脸色一黑。

曹震所说确有其事,但真要计较起来,他所说的只能糊弄外行。而且,也不是人人都如此,在座之人大多数都要比他黑心。

首先兵员是怎麽缺的?逃兵不可能,只能是战没!

战没之後朝廷自有抚恤,而後责令将官从卫所之中选拔补齐缺员。

这里面就两个疑问,第一抚恤的钱哪去了!第二补齐的兵员补了没有?

前者不得而知,後者肯定是没补人却补了名字,不然为何会有吃空饷?

除了这些之外,这些将领军侯们家中做饭的厨子,扫地的小厮,掏大粪的长工,都在大营之中领饷的花名册上呢!

为何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早些年大明刚建国之初,战事繁多这些武将军侯们常年领兵出征。

你带兵出去一趟,回报死了多少个,拿多少钱。

我回来接任发现有空饷,但也不声张,等下次轮到我带兵打仗的时候,让师爷笔杆子一挥,前边你吃的空饷平账了。

然後轮到别人的时候,也是如此!

这期间大家还会碰碰面,彼此分润下相互落下的好处,上下一块同心发财!

如此一来淮西勋贵武将集团,想不团结都难!

~

“有些事!”

李景隆往嘴里塞了一瓣橘子,冷笑道,“本公不愿意说的那麽清楚!”

“曹国公...”

突然,坐在李景隆左手边的宋国公冯胜低声开口道,“这些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

“老公爷!”

李景隆笑道,“晚辈也没说以前的事要挖出来呀!晚辈说的是....从今往後!”

说着,他观察一下,见其他人眼色之中依然藏有不忿,继续冷笑道,“另外,还有个事!就是刚才曹侯所说的.....”

“既然军户子弟,为何不㣉营当兵?”

“他们不㣉营,可诸位侯爷却拿着朝廷的钱,去养着他们!”

“而他们只知道诸位侯爷,不知朝廷!”

“这跟豢养私兵......有什麽不同?”

~

骤然,屋内鸦雀无声。

就连刚才咋咋呼呼的曹震也顿时面色大变,低下头不再吭声。

朝廷对於他们养着私兵,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因为一支军队之中,其实最有战斗力的往往就是他们些军侯身边的亲卫。

从军侯到将领,每一层的亲卫凑在一起,就是绝对的精锐。

但问题在於,他们每个人的亲卫都是超编的,而且正如李景隆所说,是用吃空饷的钱养着的。

这就不是简单的事了!

“曹国公府就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