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8章 349~350(2 / 2)

加入书签

当然,朝廷同时也在报纸上面发布了纸币的模样以及所有防伪标记:水印、金线、颜色变换等等后世运用在纸币上的防伪技术,只要当前技术可以做出来的,嬴政全部一股脑地用在了纸币上面。

与此同时,朝廷还在全国各地开设了许多银行。

若是百姓想要尽快将秦半两换成纸币,便可直接前往银行兑换。

但因为此事涉及到全家老小的所有积蓄,所以一开始百姓肯定不可能听话去换——

这与百姓是否信任朝廷无关,只是百姓的抗风险能力太小,不敢轻易冒险。

好在朝廷早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特意预留了十年的时间。

而在这十年的时间内,朝廷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在全国各地建造更多的发电站——

在墨家与化学研究院那些方士,以及越来越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的帮助下,发电机与储备、输送电能源的机器与设备基本已经研发完毕,如今就只差投入生产。

嬴政一开始愿意在全国范围内亏本建学校,培养人才,最开始的目的其实是想要培养出更多可以治理国家的人才。

但学校的学生慢慢从学校毕业之后,他才发现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竟然更希望进入墨家与化学研究院,甚至是研究生物的农家与医学院等等,想要入朝为官的学生反倒没有那么多。

不过因为学校的学生足够多,还每年都会有人从中毕业,所以朝廷的缺人现象到底还是因此得到了缓解。

反倒是这些不曾预料到人才,在从学校毕业进入墨家等部门后,给了嬴政非常非常大的惊喜。

首先便是各种电器的出现。

电灯只是其中之一,电报机、电话、真正的电影等

等也在这些学生的手中先后问世,虽然仍旧没办法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没办法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林阡终于意识到了最大的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