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7章 856姐夫,你好坏(1 / 2)

加入书签

第857章 856姐夫,你好坏

小王同学说想吃芸豆,唐植桐的第一反应是搞一锅豆角焖面。

豆角焖面是中国中北部面食地区的一道常见吃法,分布区域以豫丶冀居为主,唐家没这个吃法。

唐植桐来这边之前吃过几次,感觉味道还行,可以试试。

正宗的豆角焖面得有五花肉,煎出里面的荤油用来提香,不过眼下想整点肉相当有难度,唐植桐也不好凭空将五花肉从空间里薅出来,只能退而求次,用之前的库存荤油来代替。

「我来摘芸豆!」一听丈夫要做豆角焖面,小王同学也来了兴致,毕竟叶主任是豫省人,她以前吃过。

「里面都是木棍棍,容易绊着。凤珍和凤芝都闲着,没有有让你干活的道理。你歇着。」张桂芳一看儿媳妇要上阵,赶忙拦了下来。

尽管民间有不满三个月不外传的做法,但身为婆媳,这种消息自然没有瞒着张桂芳的道理。

张桂芳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个好消息,自然不肯再让儿媳妇干活。

这样一来,小王同学的家庭地位再度被拔高,已经稳居家庭榜首,到了哪个不长眼都得挨上一棍子的程度。

「别看我,看我也没用。最多一会让你择个芸豆。」小王同学一时不适应家庭待遇的转变,向丈夫投来求助的目光,唐植桐没有依着她,不光亲妈操心,其实他也操心着呢。

最终,摘芸豆的活还是落到了凤珍丶凤芝姐妹俩头上。

受民间口语丶风俗丶喜好影响,芸豆的别名多的令人发指,像什麽四季豆丶芸扁豆丶豆角丶敏豆丶玉豆丶油豆,不少地方甚至会统称为豆角。

豆角和豆橛子是唐家院子里常年必备的两种蔬菜,虽然它们自带毒素,烹饪不充分时容易中毒造成腹泻,但在老太太的影响下,张桂芳并没有改变这种习惯。

按照老太太的说法,豆角和豆橛子养人,所以才能把孩子养的那麽壮丶个头那麽高。

对于这种说法,唐植桐还是认同的。

网络时代很多人都在调侃山东是食物中毒率是国内的NO.1,不理解豆橛子都那麽容易引起腹泻了,为何还要吃。

唐植桐觉得这跟饥荒的烙印有关,豆橛子学名豇豆,好养活丶产量大,到了夏季一块钱就能买一把,颇受老百姓喜欢。

而且豇豆的蛋白质丶钙丶钠含量远超同期的其他蔬菜,实属六边形战士,菜农没有理由不种这种好打理的蔬菜。

在这种饮食结构的影响下,山东人的平均身高一跃成为全国之首。

也有人说山东人的平均身高与经济水平有关,但唐植桐不是很认可这种说法。

放眼全球,任何地方的经济再发达,富人也只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水准,剩下的一大帮更是为了碎银几两劳碌奔波。

一旦牵扯到平均,为了碎银几两劳碌奔波的人哪有钱给孩子顿顿肉蛋奶猛咥?

便宜的豆橛子和豆腐反倒成了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豆角焖面的做法简单,手擀面做好后,略微撒上些植物油,用手揣鼓匀实,上锅铺平蒸五到十分钟即可备用。

由于家里没有肉,唐植桐选择用荤油炸出大料的香味,然后下芸豆翻炒,再加入盐丶酱油丶海肠粉调味。

倒入开水焖五分钟,盛出一碗汤备用后,即可将蒸好的面条放入锅中。

把盛出来的汤再均匀的洒在面条上,盖上锅盖再蒸个三五分钟就可以搅拌均匀捞出来食用了。

「哥,好吃!焖面是你在国宴上吃到,回来做给我们吃的吗?」凤芝自己干掉了一大碗,吃完后仍意犹未尽。

「国宴上可没这菜,我跟别人学的。」唐植桐伸手又给妹妹捞了个碗底,递给她后嘱咐道:「吃完这些不能再吃了。」

「嗯。」在得知只能吃这些后,凤芝进食速度就慢了下来,一边吃一边跟唐植桐打听:「哥,国宴都有些什麽菜?比焖面还好吃吗?」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什麽十全十美的菜,你吃着好吃的才是好菜。」唐植桐照例回避此类问题。

国宴的标准高,除了一盘盘精致的菜肴外,还有位菜。

唐植桐去安东出海那次薅了些海参,尽管出海口的位置不是海参品质最好的地方,但怎麽说也是野生无公害的,自家吃还是可以的。

不过唐植桐觉得自己顶多做个葱烧海参,复刻不出高汤海参,人家吊汤用的鸡不光是专门养殖的,而且还是特定品种。

好在前两天并没有吃过鱼翅。

毕竟是看过「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公益GG的人,没有吃过鱼翅,以后就能光明正大的喊「纸醉金迷不带我,地球没了全赖我」了。

妹妹好糊弄,小王同学可不好糊弄,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丈夫的表演。

吃完晚饭,唐植桐回到厢房后,先把那封没来得及看的信给拆了。

信是施正则写的,保温箱的使用说明丶故障排查指南已经整理完毕,因为联系不上唐植桐的缘故,科研班已经交给了医院那边。

此外,施正则还非常高兴的通知唐植桐,孵化器已经制作完成,并直接投入了使用,目前已经开始给农场那边孵化小鸡。

之所以敢投入使用,是因为贺平那边已经通过试验证明了保温箱的稳定性丶可靠性及保温效果,做实验用的那窝雏鸟已经长大,并且能短距离飞行。

「嘿,贺平能出去当个杂技演员了。」唐植桐看完信很高兴,将信递给小王同学看,并指了指信中关于贺平养鸟成果的段落。

「什麽杂技演员?」小王同学放下手里的书,有些不明所以。

「保温箱项目呗,上次你去的时候应该看到贺平养的雏鸟了吧?

她这次为了试验,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生产劳动,一直在邮电学院那边照顾雏鸟。

那些鸟是布谷鸟,已经长大了。

它们都跟着贺平,贺平走到哪,它们飞到哪儿。只要贺平一招呼,它们就能落在她手上。」

信的末尾,施正则写了一下贺平的实验结果,非常成功,不少同学在一旁看的都眼热。

话说科研班都是男生,哪个男生儿时没有养只听话鸟儿的梦想呢?

「那一定很好玩!」小王同学看后,想像着贺平遛鸟的场面,略带憧憬。

「快放假了,你到时候约她来玩,咱也瞧瞧听话的布谷鸟长啥样。」外面的治安不如以前,小王同学又有了身孕,唐植桐就不打算让她到处乱跑了。

「行!我给她写信。」小王同学也不看书了,找出笔纸就要跟贺平约时间。

「嗯,明天咱们去趟椿树胡同吧,保温箱项目差不多结项了,得安排庆功会。」唐植桐将施正则的来信折迭起来塞进信封,放进抽屉里攒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