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4章 浓缩流程(1 / 2)

加入书签

第844章 浓缩流程

二月三日,腊月十七,星期日。

早上从上海出发,中午时分飞机降落省城,然后陈凡开上停在机场的吉普车,再加上云汽厂安排过来接的一辆轿车,两辆车直接从机场出发,到了天色将黑时,便顺利回到云湖老宅。

这里一直有机械厂安排的人打扫,屋里屋外都很乾净。

两只野狸猫也很尽职尽责,挥着爪子向陈凡保证绝对没出差错,还有拖欠了一年的小鱼乾什麽时候结一下?

陈凡取了一条腊鱼,切成小块丢给它们,便将两只猫打发掉了。

随后清点家里的年货。

这些年货全都是云汽厂丶家电公司丶机械厂和棉纺厂送来的,他至今还挂着这几家单位的「顾问」头衔,推都推不掉。

不仅推不掉,反而顾问的范围还扩大了一些。

原本只是卫生顾问,现在却包括技术和管理。

于是综合一下,就直接变成了顾问。

顾问就顾问吧,反正陈凡不从这几家单位里领津贴,单位上平时也没有什麽事需要麻烦他的,便让他们一直挂着。

可那几家单位本来就是为了拉近关系,哪会让他白挂?

除了机械厂提供给他使用的吉普车丶云汽厂驻京办免费给他用的面包车,以及两辆车的油料和维修之外,逢年过节时,单位上发福利品,也必定有他的一份,而且都是最好丶最顶格的福利品,然后直接给他送到陈家老宅放着,再拿一份清单给到卢家湾来送货的人,带给杨梅她们。

杨梅三人拿到清单,自然会向陈凡报告,然后按照他的意见处理。

这些东西大部分都被送了村里的孤寡老人,不过三个小姑娘藏了一手,在云湖和卢家湾的房子里,常年备着生活物资,方便陈凡随时回来都有东西可以用。

现在陈凡就跟辛勤的小松鼠一样,盘点家里有多少东西,过两天或许可以用得上。

而在前屋,人也分成了两拨。

腊月份不出太阳的时候,云湖会很冷,还好屋子里面有机械厂送来的移动式壁炉,里面炉火烧得正旺,屋里的温度竟然和北方装了暖气的房子差不多,一点也没感到寒意。

周正东脱掉厚厚的羽绒服,换上一件羊毛外套,在客厅里陪着闻讯而来的姜恒夫妻丶云汽厂杨厂长和家电公司李书记说话。

李书记就是原来机械厂的李副厂长,他早已经成功升职,一手掌控电器公司,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今天正好找杨厂长有事聊,得知陈凡要回来的消息,便也跟了过来。

赵婉茹陪着寒暄了几句,便抱着儿子,和女儿一起进了书房,姜甜甜和姜丽丽也拉着母亲一起进去,书房里便成了女人们的小天地。

沈雪怡拉着两个女儿的手,很想和其他去外地上大学的孩子父母一样,感叹一下孩子又瘦了,……然后是左看右看,也没看出两个女儿哪里瘦了?

反倒是气色更好了一些。

她们可是奔波劳累了一天,上午坐飞机,下午坐汽车,还能有这麽好的气色,可见身体养得非常不错。

实在挑不到毛病,只能说道,「往年不都是腊月初十左右就放假了麽,今年怎麽到了腊月十七才回。」

说完还拉着姜丽丽的手,「今天还恰好是你的生日。」

姜丽丽握着母亲的手,笑道,「早上小凡就煮了长寿面,一点也没缺。」

沈雪怡一听,不禁欣慰地点点头,叹道,「小凡是个细心人,虽然他没有常伴你身边,可照顾着一点也不差。」

顿了两秒,她忽然小声问道,「算算日子,小凡是不是已经满20了?」

虽然声音很小,可屋子就这麽大,几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赵婉茹立刻对着她笑道,「我们这一次回国,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给小凡办婚事。要是方便的话,明天上午,我们就去你们家提亲,商量结婚的事,你看看合不合适?」

一听这话,沈雪怡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说道,「合适合适,怎麽不合适?」

旁边姜丽丽已经红了脸,姜甜甜则挽着沈雪怡的手臂,故作惊讶地说道,「妈,别人家嫁女儿,都会舍不得,怎麽看你的样子,好像巴不得赶紧把她嫁出去呀?」

沈雪怡一巴掌轻轻拍在她的手背上,没好气地说道,「小凡这样的女婿,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不赶紧把婚事办了丶生米煮成熟饭,万一出了什麽变故怎麽办?」

姜甜甜眼角微抽,瞟了一眼低下头的姜丽丽,心里嘀咕道,生米早就煮成了熟饭好吧。

随即又是一叹,而且还是二米饭。

另一边,赵婉茹赶紧说道,「两个小的情投意合,正是天生的一对丶地设的一双,肯定没有什麽变故,都会顺顺利利的。」

哪怕沈雪怡常年读《毛子》,不讲封建迷信,此时也连连点头,往边上轻轻啐了两口,「坏的不灵好的灵,大风吹去大风吹去。」

随即笑道,「对,都会顺顺利利的。」

……

在外面堂屋,周正东也和姜恒谈到这件事,正色说道,「本来按照我的想法,是要依着『三媒六证』丶『三书六礼』,一个步骤都不能少,将姜家千金明媒正娶丶迎进陈家。」

三媒六证是古礼,男方的媒人丶女方的媒人,以及中间牵线的媒人,这三人合起来便是三媒,六证则是六件东西:剪子丶梳子丶镜子丶斗丶秤和算盘。

新人过门,要穿新衣裳丶梳头发丶装饰面容,过门以后,还要精打细算丶勤俭持家过日子,而这六件东西,便是从新人到新妇必不可少的物件。

裁衣裳剪子为证,梳头梳子为证,容颜好不好镜子为证,斤两大小秤为证,过量米面斗为证,结算帐目算盘为证。

三媒六证,寓意婚约之重。

而三书六礼,则是结婚的流程和仪式。

三书是聘书丶礼书丶迎书,六礼分别为纳采丶问名丶纳吉丶纳徵丶请期丶迎亲六大步骤。

以三媒六证为约丶行三书六礼之事,就是古代最郑重其事的明媒正娶。

在绝大部分宗族来看,无论某位族人地位多高丶以后有多少妻妾,可以明媒正娶的,也仅仅只有一个,这人也是唯一能被宗族承认的正妻。

哪怕是正妻去世,再娶续弦,也不能定三媒六证丶行三书六礼,顶多就是八抬大轿迎进门,给她个正妻的待遇,可见古人在「明媒正娶」这件事上的郑重其事。

姜恒虽说是高级知识分子,但不代表他不懂这些古礼。

他听到周正东的话,当即摇头说道,「太过了丶太过了。虽说这两年有解绑的趋势,许多年轻人结婚,不再像以前一样,简简单单宣个誓,撒几颗糖就结束,可也不至于恢复古礼。那样不合适丶绝对不合适。」

周正东笑了笑,说道,「这个本来是我的意思,可小凡的想法,和老哥你一样,不建议大操大办。」

听到这话,姜恒心里才松了口气,他是真怕这位有钱的亲家非要大办。还是那句话,尽管风气有所松动,但出风头的事还是尽量不要做。

这时周正东继续说道,「不过呢,小凡也认为,三媒六证丶三书六礼的过程也必不可少,而且还要更加郑重,所以我的想法是,所有媒人丶物件都准备齐全,就是把流程缩减一下,浓缩成一场婚礼。

这样既显得对亲家的重视,又不至于招惹是非。你觉得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