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朝廷是否依旧(2 / 2)
秦王拉着兄弟的衣袖,长叹了口气。
「这三年我都没办法离开秦王府了,后面你就藩之国的时候,要是路过长安,记得来瞧一瞧我。」
「放心。」
肃王正色道:「小弟一定来。」
…………
春去秋来,转眼到了八月。
皇帝陛下到长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这两个月,他大半时间住在秦王府,偶尔也会去杜家住一两天,其他时间,多是带着杜谦还有肃王一起,在关中各地巡视。
有时候,还会去长安军军营里巡视,在军营里也住过一两天。
八月份,长安城里的天气已经凉快了下来,至少没有李云刚来时候那麽热了。
这天,秦王府书房里,杜相公将一份文书,递给了李云,然后开口说道:「今岁春闱,本来没有什麽问题,前几天,有人向许子望举发,说今年的春闱有人舞弊,许子望把这个事情拿到了政事堂议论,太子殿下还有中书几位相公,都不敢做主。」
「就连夜送到这里来了。」
新朝的第一次科考是章武元年,今年是章武十六年,已经是李唐王朝的第六次科考了。
皇帝陛下挑了挑眉,接过文书看了一遍,然后笑着说道:「前些年不是刚处理了一批吗?这才多长时间,又有人胆子肥了?」
杜相公微微低头道:「这个事情有些复杂,有人说是考官受贿,科考不公。」
「还有人说…是有人投靠东宫,东宫就大开方便之门…」
「反正谣言四起,臣现在也没有办法断定,不过陛下…」
他看着李云,微微摇头道:「距离章武七年那场弊案,已经过去整整九年了。」
皇帝皱了皱眉头,开口说道:「今岁科考,是开国以来,唯一一次我不在的科考,连殿试都是太子代为主持的,东宫有什麽理由,从中舞弊?」
「这话不可信。」
皇帝摇头道:「我若是在,还有这个可能,我都不在洛阳,东宫想要安插人手,用不着这麽麻烦。」
杜谦点头道:「臣也是这麽想的。」
「可能是有人生怕担责任,想把这个事情搅浑了。」
「也有可能,是那些落第的书生心中不服,胡乱攀咬,瞎告状。」
他看着李云,继续说道:「恐怕,太子殿下也担心这其中的忌讳,因此不敢处理,急送到陛下这里来了。」
皇帝又看了一遍,丢在一边,淡淡的说道:「受益兄你先跟洛阳那边联系罢,让三法司先去查,查清楚了再说。」
说着,他看了看在外面的天色,默默说道:「不知不觉,已经入秋了。」
皇帝起身,回头看了看杜谦,笑着说道:「在长安两个月,受益兄的思乡之情,总算缓解了罢?」
杜谦也站了起来,笑着说道:「陛下准备回洛阳了?」
「也差不多了。」
皇帝抬头看向远方:「洛阳城里,还有不少事情要你我去处理,这朝廷政事,也还有不少东西,要交给太子。」
他看着杜谦,笑着说道:「这一趟出门,差不多整整一年时间了,且回去看一看,你我都不在的情况下,一年时间,朝廷能不能运转如初。」
「会不会全然变了个模样。」
杜相公听出了李云话里的意味,他看着李云,还是说道:「陛下不宜太急。」
「我不着急。」
皇帝笑着说道:「我活蹦乱跳的,急什麽?」
「回去罢,回去罢。」
皇帝背着手说道:「我也念家了。」
杜谦立刻低头。
「臣这就去安排准备。」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