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北洲之事(2 / 2)
庄衍满脸惊诧,问道:「怎麽还损失了一百多个神将?」
刘琨说道:「这就与北俱芦洲的风俗有关了,这里强人遍地,与另外三大部洲不同,这里的生灵都有勇力,极爱拼斗厮杀。且无国家制度,都以姓氏血缘为部族,平日里不服人管,不信神佛。所以我北岳神府遣神将下去搜查众仙人踪迹时,因不了解这一点,与多支部族产生了冲突,以至于发生厮杀,折损了一百多个神将。」
说到这里,北岳大帝接话道:「就连我那长子太恒君,也被打成了重伤,几乎殒命。」
「北俱芦洲之人竟如此猖狂?」庄衍大为惊讶。
刘琨摇头道:「倒也不是猖狂,就是很『随性』,他们随性杀人,随性打架,一切都是随性,只要看你不顺眼,他便拔刀就砍。」
说到这里,刘琨又道:「这种随性,据我观察,是北俱芦洲特殊的天地法则造成的。这里的生灵自出生之日起七天便可成年,一千岁才开始衰老,而且北俱芦洲物产丰饶,他们完全不用为生计而操心。长寿而丰足,自然就生就了这种随性的天性。」
庄衍问道:「那他们抓那些仙人,难道只是随性而为吗?」
「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刘琨说道:「又或者是某一位仙人得罪了本土的生灵,所以连带着所有仙人都被抓了。」
庄衍听着的话,旋即朝他问道:「北俱芦洲有多少地祗神?」
刘琨闻言,当即说道:「各州只有一位城隍,至于别的正神暂时还没有」
「哦?」庄衍问道:「一个都没有吗?」
北岳大帝此时说道:「刘尚书所言不差,如今北俱芦洲只有城隍神,别的正神神职一个都没有。」
刘琨解释道:「这还是因为北俱芦洲生灵特性造成的,因为这里的生灵不服人管,所以除了地府,没人能管得了他们。以前天庭也不会没有在这里敕封过正神,但那些正神都干不下去,最后要麽辞职,要麽就迁调到别的部洲去了。」
庄衍说道:「这麽说,地府的神职不受影响?」
「是的。」刘琨说道:「只因阴阳有别,北俱芦洲生灵只修肉身,不修法力,所以无法打破阴阳界限,自然无法干扰地府神灵。因而在北俱芦洲,只有两种庙宇存在:一是真武庙,一是城隍庙。」
庄衍微微颔首,道:「我知道了。」
其后庄衍将那张玉帛托在左手掌心,然后用右手剑指一点,只见一道金光亮起,那玉帛缓缓飞到了半空。
接着庄衍开启『搜查天机』,只见那玉帛突然亮起一道玄光,随后上面四十七个名字,有四十六个名字都飞出了玉帛。
「这」北岳大帝和刘琨看到这一幕,都一脸不解地看向了庄衍。
庄衍说道:「飞出玉帛的这些名字,其人都已陨落,神魂已归地府了。」
「什麽?!」北岳大帝脸色大变,随后沉沉叹了口气,说道:「都是朕害了诸位仙卿。」
刘琨也低头叹了一声,此时北岳大帝朝刘琨说道:「越石,你代我去一趟地府,告知十殿阎王,就说我朕愿散去相应功德为诸位仙卿赐福,换他们来世福缘。」
刘琨躬身领命道:「是,陛下。」
而庄衍则将只剩下一个名字的玉帛收入手中,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菡芝仙子』。
庄衍笑道:「这位是大仙吗?」
听到这话,刘琨和北岳大帝都朝那个名字看了一眼,随后北岳大帝笑道:「算,这位曾在黎山老母门下求道,虽然不曾拜黎山老母为师,但却得了黎山老母一门法传。这些年行走四方,寻仙访道,也是大有名气。」
庄衍又问道:「她是不是姓陆?」
「对。」北岳大帝一脸讶然道:「灵台真君认识她?」
庄衍哈哈大笑,说道:「此女原是灵台山中的一只鹿精,后来与凡人相恋,被我劝阻,后来幡然悔悟,从此一心修行,不知适合年月成就了仙道。」
「原来如此。」北岳大帝恍然大悟,接着又道:「看来她也是福源不浅,竟等到了灵台真君前来北俱芦洲。」
庄衍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北俱芦洲之事我已有斟酌,接下来的事我会全权接手。」
听到这话,北岳大帝脸色一喜,道:「如此甚好,只是需要我北岳神府怎麽配合?」
庄衍想了想,道:「只需叫太恒君领一百神将,跟随于我左右,只此而已。」
「好,此事易尔。」北岳大帝说完,立刻将太恒君叫了过来。
「我儿,命你亲领一百神将,随灵台真君左右听命,不得怠慢。」北岳大帝敕道。
太恒君闻言,立刻拱手一拜道:「儿臣领命。」
随后太恒君便转身点将去了,接着庄衍又对北岳大帝道:「陛下,从今日开始,北岳山府要闭门封山,无论外面发生了什麽事,神府中的任何人都不要出山。」
见庄衍说的如此严肃,北岳大帝立刻点头道:「好,我马上下旨闭门封山。」
说着,北岳大帝朝刘琨道:「越石,你马上拟旨封山,任何人如无我旨意擅自下山,以天律抗命之罪论处。」
刘琨立刻拱手拜道:「遵旨。」
不多时太恒君点齐了一百神将,来到殿外等候命令。
接着庄衍便起身朝北岳大帝说道:「陛下,那我就先告辞了。」
听到这话北岳大帝微微一惊,道:「真君刚来,不歇息一晚再走吗?」
庄衍笑道:「等办妥了北俱芦洲之事,歇息多久都可以,而如今并非贪闲之际。」
北岳大帝闻言点头道:「好吧,那就依灵台真君。」
说完,北岳大帝便将庄衍送出了大殿,而庄衍则大袖一挥,带着太恒君及一百神将乘云而起,须臾间便飞出了恒山胜境,很快便在北岳大帝等人的目光中消失不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