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9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2 / 2)

加入书签

很标准的352站位。

旁边的嘉宾赵川峰尝试着解释:「中国队这应该是尝试更多的变化……毕竟我们的442已经非常成熟了。」

旁边的骆锦嘴巴微张,他是真的很想吐槽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尝试更多变化的做法实在是太像戏台上的老将军——浑身插满了FLAG。

就算中国队目前在小组赛中排名第一,领先第三名澳大利亚六分,但毕竟理论上来说中国队也还没有确定拿到世界杯参赛权。

不过他也只是在心里吐槽,没有说出来。

毕竟万一中国队真的用这套新阵型战胜了朝鲜,自己现在的吐槽不就变成抽在自己脸上的耳光了吗?

只是在比赛开始之后,随着时间推移,骆锦发现自己的内心吐槽……好像要成真了?

开场快半个小时了,实力明显强于朝鲜的中国队竟然没有在场面上占据优势。

倒是主场作战的朝鲜队在全场十万名朝鲜球迷们的加油助威声中,打得生龙活虎,尤其是通过高位逼抢在前场获得了不少进攻机会,屡屡威胁到中国队的球门。

同时直播镜头也频频给到中国队的教练席,镜头语言非常明确。

这场比赛到目前为止,中国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最大的原因就是采用了全新的阵型。而阵型的改变又不是简单的人员排列组合发生了变化,首发阵型的改变还意味着战术上的改变。

而这些改变都是源自主教练。

所以中国队场面被动,处于下风,那就是主教练的锅。

※※※

「我猜直播镜头这个时候应该在拍我们这里吧?」

在傅晓峰后场往前直塞出现失误,在中国队由守转攻阶段被朝鲜队断球后直接打反击,险些造成丢球后,助理教练蔡伯康捂着嘴对旁边的主教练何振勇说道。

「拍就拍吧。」何振勇同样捂着嘴。「习惯了。」

确实习惯了。

想当初他强行在国家队战术体系中拿下王烈,每次国家队的比赛,他都像是在显微镜下指挥球队一样。

别说国家队比赛了,他就算是去欧洲看王烈或者池震的俱乐部比赛,也得小心翼翼地做好表情管理,生怕一场比赛后他就出现在中国网络的热搜榜上。

「他们是完全不考虑体力问题吗?」

看着朝鲜球员在前场疯狂的扫荡和高位逼抢,蔡伯康吐槽道。

「崔永锡应该会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换人,他肯定得用满五个换人名额。」何振勇说道。

和早期一场足球比赛每队只有三个换人名额不同,随着现代足球对球员跑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一场比赛每队都有五个换人名额。

但为了不让频繁的换人将比赛切割的支离破碎,所以规则要求每队还是只有三次换人的机会。

否则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有多少换人名额就有多少次换人机会,那两队加起来十个换人名额,岂不是要堆出来十次换人?平均九分钟换一次人,这比赛既没法踢,也没法看了。

现在规则要求每队只有三次换人机会,不过中场休息的换人不计入这三次换人次数里。

所以为了用满五换的效果,有很多教练会选择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换人调整。

以前在中场休息就换人,被视为主教练推翻了自己赛前布置的人员安排或者战术布置。中场休息被换下的球员都是表现不好,或者不适合战术调整后的牺牲品。

但现在已经很少会有人觉得中场休息时就被换下的球员是被打上「表现不佳」标签的背锅侠了。

「如果我们没有在上半场取得领先,中场休息的时候要切换成原来的战术吗?」蔡伯康又问。

何振勇沉思了一阵后对蔡伯康说:「我不是很想这麽做……总觉得像是投降了……」

蔡伯康劝道:「怎麽会呢?球员们都能理解,毕竟我们只训练了一个多星期。并不会因为我们在这场比赛切回原来的战术,他们就怀疑新战术。」

「话是这麽说,但实际上就是给我们自己准备了一条后路。我是觉得有退路后,会产生懈怠的心理——反正我们可以随时切回去,那就没办法全都投入到新战术里……」

「那如果我们真的没有在客场拿下朝鲜,没能提前出线,压力可就大了啊。」

何振勇冷笑一声:「还能有我们当初没有徵召王烈打澳大利亚的压力更大?」

蔡伯康哑口无言。

那确实是不能比的。

当初在球队官宣不徵召王烈参加和澳大利亚的世预赛的前一个晚上,蔡伯康和何振勇两个人连觉都没有睡好。

等到消息公布的当天,他们更是连手机都没敢开机。

生怕被电话丶微信轰炸。

至于网上的反馈评论,他们不仅自己不看,也不允许家人看——怕他们看了受不了。

那可是王烈自从加入国家队之后,第一次在没有任何伤病的情况下落选国家队,他们给王烈创造了一个国家队历史记录上的「污点」,这压力能不大吗?

当时的舆论风暴,似乎只要中国队主场输给澳大利亚……不,哪怕是平局,他们俩都得下课滚蛋一样。

还好池震争气,顶着同样巨大的压力,在比赛中打进唯一入球,帮助中国队主场击败了澳大利亚。他们这才逃过一劫。

当然了,他们彼时都觉得这场胜利让形势变得明朗确定,意味着中国队真正开始摆脱了王烈的影响,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毕竟他们拿下了王烈,结果球队还赢了。

足球是一个讲究结果的游戏,在胜利面前,什麽质疑都毫无意义。

哪想到翻过年来,王烈就像是开挂了一样,突然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以三十八岁的高龄在英超掀起了一场风暴。

等到三月份世预赛时,他们又乖乖把王烈给请了回来……

本以为只是昙花一现,回光返照。

结果王烈的出色表现延续到了赛季结束,率领不被看好的保级球队泰恩拿到了下赛季欧冠资格。

这也让他们俩认真考虑重新设计一套能够兼容王烈和池震的新战术,才有了今天在场上面对朝鲜的狼狈……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他们和王烈丶池震的命运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不得不说,这人的命运呐……真他妈不讲理。

蔡伯康不再继续和何振勇讨论,而是专注地看向球场。

朝鲜疯狂的高位逼抢给中国队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训练中精心设计的传跑路线,在高强度的实战对抗中完全没办法百分之百打出来。

其实他能理解何振勇为什麽要坚持在和朝鲜的比赛中采用新战术,因为这种含金量十足的实战确实是检验训练成果的绝佳机会,也可以大大增强球员们对新战术的理解。

就像是玩游戏一样,你在新手村打低级怪所获得的经验,和越级挑战强敌获得的经验能一样吗?

对于中国队来说,获得世界杯出线权之后找的热身对手,就是新手村低级怪。对手并不会为了配合中国队磨练新战术,就使尽浑身解数。

但如今在家门口作战的朝鲜队,为了自己的荣誉,以及因为被「轻视」的愤怒,他们就会全力以赴,给中国队制造麻烦。

我们和这样的对手踢一场,所收获的东西远比热身赛多得多。

但这世界上哪有占尽便宜却没有风险的好事呢?

要是中国队真的没有在这场比赛中拿下朝鲜,同时澳大利亚又客场击败伊朗,那麽中国队和第三名的分差就会从现在的六分缩小到三分或者四分,这是真的会威胁到中国队的世界杯出线权。

蔡伯康把目光投向戴着队长袖标的王烈。

希望这个当初亲手从自己手中接过袖标的男人,可以再次把球队从泥潭中拉出来吧。

就像他曾经无数次做到过的那样。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