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1章 更进一步提高权威!(1 / 2)

加入书签

县长刘与中对杨东的批评,一开口就非常狠辣。

一些党员干部甚至都不敢听。

但是刘与中的批评,却不会停下来。

他依旧继续的对杨东展开批评。

「杨书记对日常工作管理的太细,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当然这体现了杨书记的认真负责仔细,可会让班子里的同志缺少积极性和开阔性。」

「而且杨书记这麽做,也会非常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精力,转化成高效率的治理,这很考验一把手的智慧。」

「杨书记需要把一些日常工作交给相应的领导班子去做,书记要要把控局,总览全局。」

「这是书记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书记对一些小事要求的太高,事无巨细,这也不好。」

「小事情虽然也很重要,但还是要分清楚主次关系,把小事交给应该做的党员干部,若他们做的不好,书记再批评指正他们,也就足够了。」

「第三,书记对于大事情把控的太死,没有给其他同志们留有馀地,留有自我创造的空间,留有自我发挥的动力,这也是一个不太好的现象。」

「但是话说回来,杨书记今年才三十一岁,对于一位三十一岁的同志来说,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非常优秀的。」

「我今天批评书记,并不是想挑书记的毛病,而是想藉此机会告诉下面一千多名同志们,我们的书记很累,非常累。」

「几个月前,书记甚至兼任县长,管的不仅仅是县委的工作,还有县人大以及县政府的工作。」

「所有的工作都压在了书记一个人的肩上,要知道书记只有三十一岁啊。」

「因此,书记事无巨细,也是为了庆和县着想。」

「你换做任何一个人过来,都不可能做的更好了。」

「同志们精神压力大,思想包袱大,我完全感同身受。」

「但是再大,能有书记大吗?」

「书记管理着整个庆和县四十多万人,三千多名党员干部,以及各无党派人士,社会民主人士,唯恐有什麽不好的批评,会损害到庆和县的发展大局。」

「自从书记来到庆和县之后,帮庆和县解决了财政危机,为庆和县引进资金,至今怕已经超过了三百亿。」

「今年庆和县GDP注定突破一百亿以上,最大的功臣就是书记。」

「压力大,换来的是硕硕成果,压力大,换来的是庆和县的美好明天。」

「我跟书记虽说都不是庆和县人,但我们是东北人,是吉江省人,我们都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而奋斗而拼搏。」

「你们在座的有百分之八十都是本地干部,你们从小就在庆和县,你们的父辈祖辈都是庆和县人,你们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一个发展起来的庆和县。」

「同志们,书记今天自我批评,是给我们泄压,给我们松绑,我们能辜负书记的这一番好意吗?」

「我想是不能的,书记如果要舒服,如果要偷懒,完全可以啊,以书记现在的政绩,哪怕什麽都不做,届满之后也会进步。」

「为什麽书记还要努力呢?为的是他自己吗?不,为的是全县,为的是咱们的每一位同志。」

「当你们都拿出优越的表现时候,都做出实实在在成绩的时候,你们各单位人事科会看在眼里,县委组织部会看在眼里,市委组织部也会看在眼里。」

「人要有梦想,人要有理想,人要有思想。」

「书记今天赵开了自我批评会,我身为县长,首当其冲对他展开批评,话越狠,越是能够帮助书记提高。」

「这不是批评会,这是奋斗会,这是前进会,这是团结会。」

「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志们携手共进,奋勇向前,没有任何困难能够困住我们,没有任何磨难能够磨灭我们。」

「我就说这麽多,谢谢。」

刘与中也是情绪起来了,说了这麽一堆,把整个会议室的同志们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了。

刘与中没有去看杨东,今天他是自作主张,当然也是默契的体现。

他知道杨东肯定需要自己唱双簧。

但没有提前沟通过,反而显的真实。

县委副书记宋晓峰目光复杂的看向一旁的杨东,这一刻杨东带给他的震撼,远超于庆和县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他没想到杨东会自我批评,而且能够意识到他的错误,他对老百姓无节制的好,所造成的后果。

而这些都是自己之前劝过杨东的。

现在杨东也算是听进去了,也做出改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