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这是来收编我们的?(2 / 2)
实验场地选在研究所西南方,靠近颐和园的方向,和具有超导薄膜沉积系统的3号实验楼相近。
以前模拟过超导薄膜在极端环境下的工作性能,但终究是依赖数学推理,控核聚变的第一个工作,就是需要在5月份,就启动超导薄膜材料极限工况验证,利用1MeV级离子束装置进行等效中子辐照验证,覆盖聚变堆1022n/cm2通量模拟。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后期大规模试错,
在这个期间,同步完成紧凑型磁体系统原型的搭建,装备包括雷射定位绕线机,真空浸渍系统等等机器,高性能超导薄膜转化为可实际运行的磁体模块。
超导薄膜验证为磁体原型奠定材料基础,而磁体集成反向验证薄膜工艺优化方向,形成技术闭环。
「任院士的效率还真高啊。」
许青舟把方案看完,微微点头,有任院士看着,倒是放心很多。
花了1小时看完方案,他揉了揉酸痛的眉心,提笔计算,「继续搞计算吧。」
3月6日。
来自西南物理研究所的张志高院士带领着团队正式来访。
许青舟带队迎接,张志高看起来和任南年纪相仿,戴着眼镜的瘦高老头。
「任院士。」
张志高和许青舟握手寒暄完,目光又看向一旁的任南院士,虽然看彼此不爽,但大家都是体面人,但是不至于真的激情开喷。
「欢迎,张院士。」
任南伸手,表情淡然。虽然看不惯张志高某些时候的为人,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绝对属于聚变领域最顶尖的一批技术员。
「早就听说京都材料研究所不平凡,早就想过来看看了,今日一见,果然与众不同,
科研氛围浓厚啊。」
「您过奖,张院士,您请。」
大家一起朝研究所内部走过去。
迎接完,按照流程参观超导薄膜实验室,而后就是一天的交流会。
张志高带来了最新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和高功率中性束注入等技术,许青舟这边,高文瑾做了超导薄膜抗辐照,J衰减丶界面剥离等实验的报告。
整个过程倒是很和谐,并没有因为任南和张志高之间的事出现不愉快。
甚至还有点火热。
李逸和张志高的学生连吃饭的时候都在讨论超导磁体的设计方案。
交流完,张志高独自来到许青舟的办公室。
「请喝茶。」
「许教授这大红袍不错啊,茶香悠远,茶汤油润,上上之品。」
「您喜欢就行。」许青舟笑着,这位张院士单独找自己,看来是有什麽事情。
「许教授,既然决定搞聚变项目,有没有考虑和其它机构合作。」
喝了一会儿茶,张志高笑着:「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把部分环流三号的实验转移到京都材料研究所,通过西南物理研究院申请国家磁约束专项基金,你们的研发补贴比例至少能提升至60%,除此之外..:「
「还能优先使用环流三号真空室埠进行超导磁体动态约束验证,我们的要求很简单,联合研发成果专利必须将我们列为第一权利人。」
闻言,许青舟眉头不由皱了皱,这个意思,研究所的聚变项目组基本算是西南物理研究所的下级研究机构。
得,这位张院士感情是以环流三号为诱饵,来收编他们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