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8章 研究所的第一次交流会(1 / 2)

加入书签

第638章 研究所的第一次交流会

1月18日,研究所的平静被第一波前来交流的专家学者打破,

门口,许青舟带着研究所的几个主要负责人接到了ITER专家的车辆。

对面带队的是现任ITER总干事伯纳德·比戈。

除此之外,还有德丶美丶日三国的磁约束专家,法,俄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及ITER的材料工程师和欧盟法律团队。

十五个人。

国内,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和夏核集团的专家也有过来,

「欢迎。」

许青舟伸手,和带队的总干事伯纳德·比戈握手。

「许教授,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伯纳德·比戈笑着。

在牛津世界物理前沿报告会上,两个人有过简短的交谈,这位老先生是位技术实用主义者,强调核聚变技术的现实运用。

说实话,许青舟还挺佩服伯纳德·比戈,能够在诸多国家的扯皮中游刃有馀。

能源是未来的战略高地,各国在对智慧财产权保护和技术保密上,必然严谨加严谨,慎之又慎,

所以在技术衔接和方向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

优势国希望劣势国出钱,但又不想共享太多技术,劣势国想少出钱,但又不想总被卡脖子,希望能共享更多技术。

另外就是技术选择上存在分歧,不同国家倾向的技术选择不同,制造标准和管理流程也有差别,例如出现的冷却系统的问题和真空容器尺寸对不上的情况。

多国合作带来的复杂管理结构,让项目管理变得极为复杂。

伯纳德·比戈能让ITER有序推进,很了不起。

尽管如此,相当一部分人认为ITER烂尾的风险很高,因为期间利益拉扯实在是有点复杂,对比起ITER,反倒是各国自己的可控核聚变项目蒸蒸日上,取得了不少突破。

不过,许青舟倒还是乐观的,ITER虽然有不少国家在作妖,可能会延期,但不太可能会失败,

它的物理基于二十年前的理解,比现在的装置保守很多,如果连这麽保守的机器都实现不了,其它国家的核聚变都得完蛋。

来访的人中,还是有不少他的熟人。

米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NIF)首席科学家奥马尔·哈利肯尼。

马斯·克林格,马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

「许教授,我仿佛看到了一座世界顶尖研究所的崛起。」

「您过奖。」

「想不到距离上次见面才过去短短一个月,你们就给世界带来了一次奇迹。」

大家寒暄着,朝着研究所东南角的礼堂过去。

交流会一切从简。

和平时相比,路边也就多了几块指示牌而已。

上午9点在礼堂有个简单的仪式。

季云石主持,许青舟作为主要负责人做3分钟欢迎,介绍研究所目前做的项目,随后就是ITER

总干事伯纳德·比戈和夏国物理学界的泰斗丶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的负责人李刚教授。

研究所的运营采用比较独特的管理方式,没有太多领导式发言,很快就到学术阶段,李逸作为研究所代表,做了超导薄膜的性能解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