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4章 我更喜欢玩点大的(1 / 2)

加入书签

第634章 我更喜欢玩点大的

客厅,李逸也不装了,把早就准备好的平板递过去。

老李还是停住,以他对这小子的了解,敢光明正大地回来,肯定是有底气的。

他倒是要看看是什麽。

1分钟过去。

「这是你?」老李沉声问。上面是央视官方转发的研究所的新闻。

「嗯,这就是我。」

李逸抬头挺胸,往自家沙发上一躺,拿起个苹果。

「京都材料研究所...超导薄膜小组负责人..:」老李念着新闻上的消息,研究所的公告里提到了主要的负责人。

「嘿嘿,牛逼吧。」李逸瑟地问。

你就别管小组是不是两个人了,就看咱是不是负责人吧。

「这玩意真是你带人搞出来的?」

老李拿着平板,表情复杂。

因为儿子是搞研究的,老李也没少关注这些消息,晚上的时候,他和老婆也看到这个消息了,

当时还在感慨同名同姓的科学家。

说自己取名字取得好。

叫「李逸」的成就都不会差。

「当然,除了许教授,我和新闻里的高文瑾就是主要负责人。」

李逸扬了扬脑袋,虽然...是直接被许教授带飞的,但这可是不可多得的让老头子吃的时候,不能错过。

「鼻孔都快到天上去了,先和我们说说你这事情。」

「这事还得从5个月前说起..」

许青舟忙得飞起,整天泡研究所里,在两个实验室之间流转。

在5号的时候,GE那边也派遣代表来夏国,希望能够购买后续的超导薄膜的技术。

来的还是老朋友扎卡里亚。

当然,售卖专利是不可能的,但作为老朋友,许青舟表示愿意提供成品,扎卡里亚则表示需要回去商量。

第二天就搭乘回米国的飞机。

许青舟有心理准备,除了GE,要不了多久,国际可控核聚变组织(ITER)估计也会来人。

1月6日。

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的肖承翰教授过来。

对接和超导薄膜有关的事宜,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商量建设生产线的问题。

两家研究所合力建设核心生产线魔都超导科技有自己的4000千米高温超导带材年产能生产线,他们的超导薄膜以技术升级包集成到相应产线。

在电力与交通领域,采用的是技术授权+联合生产模式。

医疗领域,联影医疗会自建医用级薄膜洁净产线,采用的是技术入股的方式。

但聚变领域需专用参数,通用产线无法满足,就需要建立自己的产线。

按照计划,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将会组织专家进行生产线设计,保证一年内就能生产落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