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72章 抗震救灾(2 / 2)

加入书签

晋州可是李唐的发源地,居然发生这麽大的事情,死了五千多人,这可不是小事。

他们都是混迹官场的,明白其中的道理,说死了五千人,那真正死的人数肯定要比这个多。

这可是重大灾害。

“启禀太子殿下,眼下朝廷应该紧急调派人手过去安抚百姓,还要调集一批粮食过去。

之後还要帮助百姓重建家园。”长孙无忌率先开口。

“不错,眼看就要入冬,若是重建不及时,这个冬季还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冻死。”

马周也跟着说道。

“爱卿所言极是,事态紧急,刻不容缓,这件事三省立刻去拟旨办理,决定出人选,明日立刻启程。

民部调派最近的义仓粮食,加急送往晋州,不得有误。

工部派遣人员过去修桥补路,保证道路的畅通,不要徵调徭役,在晋州招募壮丁,以工代振。

责令晋州刺史好好的安抚百姓,各折冲府派出去巡视,谨防有人藉机煽动百姓,

作奸犯科者徭役两年,伤及人性命者就地斩首示众。”

李承乾冷静的下发着一条条的命令。

“臣领命。”涉及到的部门尚书和三省主官纷纷起身行礼。

以往朝廷赈灾多以发放粮食为主,但不知道从什麽时候开始,转变成了以工代赈。

这样的好处有很多,可以给招灾的百姓早点事做,不至於混乱,也减少救灾粮食被地方官私吞的风险。

还可以把朝廷想要做的事情做完,比如修路,比如水利等等。

“礼部,时刻关注民间的消息,若是有不利的消息,马上通知纪王府,让他们在报纸上澄清。”

李承乾又对礼部下了命令,这以前都是没有过的,但是自从他跟李慎聊过几次之後,

李承乾便对李慎所为的舆论颇为在意,因为以前只要是发生天灾,民间一定会有一种说法,

而且大多数的说法都跟皇帝,太子,皇家有关,什麽皇帝失德,太子德不配位,皇室逆天行事等等。

在民间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也让很多叛逆趁虚而入。

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纪王府的报纸,因为纪王府的报纸总会给老百姓一个合理又信服的解释。

反正是李慎的东西,不用白不用,纪王府的报纸现在跟朝廷合作,经常会发布一些朝廷的政令。

这对朝廷来说有很大帮助,至少下面的官员想要隐瞒肯定是隐瞒不住,纪王府的报纸是面向所有人的。

地方官想要对付地方上的报社?那死的更快。

“臣领命。”礼部尚书许敬连忙起身领命。

礼部现在多了一个职能,就是关注外界民间的消息,若是有什麽谣言之类的就会出一份告示辟谣。

“诸位爱卿,可还有什麽要补充的?”下达完命令,李承乾看着众人询问道。

生怕自己有什麽纰漏。

这时,工部尚书闫立德起身行礼禀报道:

“启禀太子殿下,如今已经深秋,下月既要入冬,晋州何时下雪不得而知。

奏疏上说,晋州府大部分房屋倒塌,百姓流离失所,可想要在这麽短的时间内重建,

可石料,木料都要从外面运输过去,会耗费大量时间,恐怕无法在下雪之前建好。”

(感冒好了,屁股等,我都感觉我太矫情了,病秧子啊。

这两天天天去吃席,可能跟这个有关系,都是升学宴。

反正不知道分考多少,我就知道菜上了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